时间: 2025-05-01 03:2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8:35
“恩威并重”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同时施以恩惠和威严。基本含义是指在处理事务或对待他人时,既要给予好处和关怀(恩),也要保持一定的权威和严格(威),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或教育效果。
在文学作品中,“恩威并重”常用来描述君主或领导者的治国理念,强调既要有仁政也要有法治。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或者老师对学生的管理方法。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词汇可以用来讨论有效的领导风格。
同义词“恩威并用”和“恩威兼施”在意义上与“恩威并重”相似,都强调恩与威的结合使用。反义词“一味严厉”和“一味宽容”则分别指只强调威严或只强调恩惠,缺乏平衡。
“恩威并重”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治国理念和家庭教育观念。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仁政”与“法治”的结合,这个成语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但其核心意义——平衡恩惠与威严——始终未变。
在**文化中,“恩威并重”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与“礼”的结合。在社会管理中,这个理念强调领导者或管理者应该既有仁爱之心,也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和谐。
这个词汇给人以平衡和和谐的感觉,它提醒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既要有温暖和关怀,也要有原则和界限。这种平衡感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因为它有助于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有效的管理体系。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对待学生恩威并重,既严格要求我们的学*,也关心我们的个人成长。这种教育方式让我既感到压力,也感到被支持和鼓励,最终促使我取得了良好的学业成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恩威并重”:
春风化雨润心田, 严霜厉雪铸铁肩。 恩威并重育桃李, 花开满园香自远。
在视觉上,“恩威并重”可以联想
我一向倒是~,以德服人的。
1.
【恩】
(形声。从心,因声。本义:恩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恩,惠也。 、 《礼记·丧服四制》-恩者,仁也。 、 《韩非子·用人》-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 、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
2.
【威】
威力;威风。
【引证】
《说文》-威,畏也。 、 《吕氏春秋·荡兵》-威也者,力也。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严大国之威。 、 、 《孟子·公孙丑下》-威天下不以兵革。 、 《汉书·李广传》-威棱威乎邻国。 、 汉·贾谊《过秦论》-威振四海。 、 《明史》-为敛威去。
【组词】
威风杀气、 威弧、 威折、 威服、 威柄、 威畏、 威约、 威凌、 威绥
尊严,威严。
【引证】
《明史》-畏威保位。 、
【组词】
威荣、 威法、 威神、 威裕、 威敬、 威光、 威棱、 威德、 威锋、 威权、 威灵、 威声、 威神、 威化
3.
【并】
(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並,併也。从二立,会意。今隶作並。 、 《仪礼·乡射礼》-並行。 、 《礼记·儒行》-並立则乐。 、 《荀子·儒效》-俄而並乎尧舜。 、 《礼记·玉藻》-並纽约用组。 、 《诗·齐风·还》-並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 《文心雕龙·附会》-並驾齐驱,而一毂统辐。 、 《韩非子·难势》-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并踵而生也。
【组词】
并列;并肩作战;并介、 并夹、 并封、 并心
4.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