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3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7:26
“假道”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通过虚假的手段或借口来达到某种目的。字面意思是通过不真实的道路或途径。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组织以不诚实的方式行事,通常是为了欺骗或误导他人。
在文学作品中,“假道”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角色的狡猾或不诚实的行为,例如在政治斗争中使用虚假的承诺来获取权力。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批评某人的不诚实行为,如“他总是假道而行,从不真诚待人。”在专业领域,特别是在法律或商业中,这个词可能涉及到欺诈或不正当的商业行为。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假道”更侧重于手段和途径的不真实性,而“欺诈”和“欺骗”更侧重于行为的结果和目的。反义词则强调了与“假道”完全相反的正面品质。
“假道”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假”(不真实)和“道”(道路或途径)组成。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可能较少出现,但在现代汉语中,随着社会复杂性的增加,这个词的使用频率有所上升。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假道”可能与道德和伦理观念紧密相关。在强调诚信和正直的社会中,使用“假道”可能会受到强烈的道德谴责。
“假道”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诚实和欺骗。它可能影响人们的信任感和对某人的评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使用假道的方式来达到他们的目的,这种经历可能会让我们对人性产生怀疑。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虚假的道路上,我寻找着真实的自我。”
视觉上,“假道”可能让人联想到迷雾中的岔路,不确定哪条是正确的。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欺骗性的甜言蜜语。
在英语中,“假道”可以对应为“deception”或“fraud”,在不同文化中,对这种行为的评价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假道”这个词汇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提醒我们要警惕不诚实的行为,并在自己的行为中坚持真诚和正直。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社会交往中更好地识别和应对不诚实的行为。
1.
【假】
远。 同: 遐
【引证】
《庄子·德充符》-彼且择日而登假。 、 《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王登假。 、 《淮南子·齐俗》-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 、 《列子·黄帝》-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
【组词】
假尔攸仰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