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5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57:46
词汇“假阶救火”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词汇,在汉语中没有明确的定义和广泛的使用记录。因此,我将基于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进行分析和探讨。
“假阶救火”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为了救火而采取的临时或不正规的措施。这里的“假阶”可能指的是临时的、非正规的步骤或方法。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很难找到具体的语境使用。但如果我们假设它存在,可能用于描述在紧急情况下,为了快速解决问题而采取的非常规手段。
由于“假阶救火”不是一个已知的词汇,无法提供确切的词源和演变历史。
如果这个词汇被广泛接受和使用,它可能反映了社会对于紧急情况下灵活应对和创新解决方案的重视。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紧急、危险和创新的情境,带来一种紧张和急迫的情感反应。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但如果我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紧急情况,可能会使用这个词汇来形容我们采取的非常规措施。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火舌肆虐,夜空如昼,
假阶救火,心急如焚。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火光冲天的画面和紧急警报的声音。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很难进行跨文化比较。
尽管“假阶救火”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通过对其字面意思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它在描述紧急情况下采取非常规措施时的潜在用途。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复杂的情境。
赵成阳堪,其宫火,欲灭之,无阶可升。
古代赵国人成阳堪家房子着了火,让儿子成阳肭去奔水家借梯子,成阳肭则慢条斯理来到奔水家,跟随主人缓步登堂赴宴。奔水问他来意,他这才说家里着火想借梯子去救火。奔水直骂他迂腐,立即命人带上梯子去救火,到达时成家只剩下一片灰烬了
1.
【假】
远。 同: 遐
【引证】
《庄子·德充符》-彼且择日而登假。 、 《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王登假。 、 《淮南子·齐俗》-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 、 《列子·黄帝》-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
【组词】
假尔攸仰
2.
【阶】
(形声。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皆声。本义:台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阶,陛也。字亦作堦。 、 《尚书·大传》-御史奏鸡鸣于阶下。 、 何晏《景福殿赋》-浮堦乘虚。 、 《荀子·乐论》-三揖至于阶。 、 唐·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庭阶寂寂。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匍匐阶下。
【组词】
阶廊、 阶檐、 阶陛、 阶除、 阶墀
3.
【救】
(形声。从攴(pū),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救,止也。 、 《周礼·司救》注-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 、 《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使之相救。 、 《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组词】
救止、 救祸、 救灭、 救熄、 救扑
4.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