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4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46:38
时间常数(Time Constant)是一个物理学和工程学中的术语,主要用于描述系统响应的速度。在电学中,时间常数通常指的是电容器通过电阻器充电或放电到最终值的*3.2%所需的时间。在其他领域,如热传导或化学反应,时间常数也有类似的定义,用于描述系统达到新稳态的速度。
时间常数这一概念起源于19世纪的物理学和工程学,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广泛应用。其词源直接来源于对时间(Time)和常数(Constant)的结合使用。
在现代科技社会中,时间常数是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的关键指标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这个术语,但它影响着我们使用的各种技术产品的性能。
时间常数可能让人联想到精确性和可预测性,这在工程和技术领域是非常重要的。它也可能引发对时间流逝和变化速度的哲学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时间常数的概念可以应用于健康监测(如体温变化的时间常数)或个人惯的改变(如学新技能的时间常数)。
在诗歌中,可以将时间常数比喻为生命的节奏:“如同电路中的时间常数,生命也有其不可逆转的节奏。”
时间常数可以通过视觉艺术表现,如使用渐变色来表示时间的流逝,或通过音乐的节奏变化来模拟系统的响应速度。
在不同语言中,时间常数的概念和术语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描述系统响应的时间特性——是普遍适用的。
时间常数是一个在多个学科中都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系统的动态行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一概念可以增强我们对技术语言的掌握,并在比喻和类比中发挥作用。
1.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
2.
【间】
(会意。古写作“閒”,“间”是后起字。金文,从门,从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开门月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jiàn) 本义:门缝)。
同本义。泛指缝隙;空隙。
【引证】
《说文》-閒,隙也。从門,中见月。会意。 、 《墨子经》-有閒中也。又,閒不及旁也。 、 《孟子》-其閒不能以寸。 、 、 《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 、 、 宋·文天祥《 后序》-得间奔真州。
【组词】
间出、 间缺、 间蹊、 间径
3.
【常】
(形声。从巾,尚声。本义:旗)。
同本义。
【引证】
《书·君牙》。传:“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纪于太常。 、 《诗·小雅·六月》-载是常服。
4.
【数】
数目;数量。
【引证】
《战国策·赵策》-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组词】
报数、 数计、 数珠儿、 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道数,方法。
【引证】
《商君书》-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