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0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01:51
“不敷”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不足以覆盖或满足”。它通常用来描述资源、时间、能力等不足以满足需求或完成任务的情况。
“不敷”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不”表示否定,“敷”原意为“铺开、展开”,引申为“足够、满足”。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敷”逐渐固定为表示“不足以满足”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不敷”常与节俭、勤俭持家的价值观相联系。在现代社会,它也常用于描述资源分配不均或社会不公的问题。
“不敷”带有一种无奈和不足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困境和挑战。它提醒我们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更加谨慎和高效地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时间不敷用的情况,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多项任务,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不敷”的实际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不敷”来表达时间的紧迫和生命的短暂:
时光匆匆不敷用, 岁月如梭难停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资源匮乏的画面,如干旱的土地或空荡的粮仓。在音乐中,可以选择节奏紧凑、旋律紧张的曲目,以增强“不敷”带来的紧迫感。
在英语中,“不敷”可以对应为“insufficient”或“not enough”,它们在表达资源或能力不足时具有相似的含义。
“不敷”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资源或能力的不足,还反映了社会和个人的困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不敷”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况和情感。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敷】
(形声。从攴(pū),表示与动作有关。“搏”是“布列”的意思,在字中也具有表意作用。本义:施予;给予)。
同本义。
【引证】
《书·康王之诰》-勘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 、 《诗·商颂·长发》-敷政优优,百禄是道。 、 皮日休《原弈》-舜不忍伐,而敷之文德。
【组词】
敷民、 敷施、 敷锡、 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