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6:02
火棘(学名:Pyracantha),是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属于蔷薇科火棘属。其字面意思指的是一种植物,因其果实成熟时呈鲜艳的橙红色或黄色,犹如火焰般耀眼,故得名“火棘”。火棘的果实可食用,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火棘的名称来源于其外观特征,即果实鲜艳如火。在语言演变中,这个词汇保持了其原始的描述性质,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在**文化中,火棘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因其果实丰硕,象征着丰收和繁荣。在一些传统节日或庆典中,火棘的装饰应用较为常见。
火棘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活力,其鲜艳的果实让人联想到热情和生命力。在表达中,火棘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即使在困难中也能保持活力和热情的人或事物。
在我的生活中,火棘常出现在公园和花园中,尤其是在秋天,其果实的美观常常吸引我的注意。我也曾在园艺活动中种植过火棘,体验了它的生长过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火棘:
秋风起,火棘红,
枝头挂满希望果。
坚韧如你,不畏寒霜,
生命之火,永不熄灭。
火棘的视觉联想是秋天里的一抹亮色,其果实如同小灯笼挂在枝头。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鸟儿在火棘丛中欢快地鸣叫。
在不同语言中,火棘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作为植物的特性和象征意义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有一定的共通性。例如,在英语中,火棘被称为“Firethorn”,同样强调了其果实如火的特征。
通过对火棘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多重含义和应用场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火棘不仅是一个植物名称,更是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和理解。
1.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
2.
【棘】
(会意。从二-朿(cì)。“朿”是“刺”的本字。两个“朿”字并排立着,表示棘树多刺,是矮小而成丛莽的灌木。本义:丛生的小枣树)。
酸枣树。一种落叶乔木,有刺。果实较枣小,味酸,种子、果皮、根可入药。
【引证】
《说文》-棘,小枣丛生者。 、 《易·坎》-實于丛棘。 、 《诗·魏风·园有桃》-园有棘。 、 《淮南子·兵略》-伐棘枣以为矜。 、 陆龟蒙《吴宫怀古》-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组词】
棘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