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4:52
停职:指暂时停止某人的职务,通常是因为某种原因,如调查、纪律处分或等待进一步的决策。这是一种行政措施,旨在确保在问题解决之前,该人员不再执行其职责。
“停职”一词源于汉语,由“停”和“职”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停”意味着停止或中断,“职”指职责或职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用于描述暂时停止职务的情况。
在**,停职通常与纪律审查或法律调查相关,反映了组织对内部管理和法律遵守的重视。在社会层面,停职可能引起公众对组织透明度和公正性的关注。
停职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通常与不当行为或错误相关。它可能引发对个人未来的担忧和对组织决策的质疑。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见证一位同事因涉嫌违反公司政策而被停职。这个**对团队士气产生了显著影响,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内部控制和合规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停职可以被用来象征个人生活中的停滞或转折点:
在停职的阴影下, 时间的河流静止, 梦想的翅膀收起, 等待风暴的过去。
停职可能让人联想到办公室的空荡荡的座位,或是在安静的会议室中回响的脚步声。视觉上,它可能与空无一人的工作站或关闭的办公室门相关联。
在英语中,“停职”可以对应为“suspension”,这个词在不同的法律和组织环境中也有类似的含义和应用。
停职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组织管理和法律程序的复杂性,也触及了个人职业生涯和组织文化的重要方面。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对于传达专业和法律情境中的精确含义至关重要。
1.
【停】
(形声。从人,亭声。本义:停止,止息)。
同本义。
【引证】
《释名·释言语》-停,定也,定于所在也。 、 《左传·隐公三年》。注:“潢汙,停水。”-潢汙行潦之水。 、 唐·李白《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琵琶声停欲语迟。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余亦停弗上。 、 清·方苞《狱中杂记》-时方冬停遣。
【组词】
停床、 停市、 停刑、 停步
2.
【职】
(形声。从耳,只(戠zhí)声。“职”是“记”的意思。段玉裁:“凡言职者,谓其善听也。”故从耳。本义:识;记。职为识之本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职,记微也。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章画职墨兮,前度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