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3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34:34
慈惠: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慈”意味着仁慈、温和、爱护,“惠”则表示恩惠、好处、利益。结合起来,“慈惠”通常指给予他人的仁慈和好处,强调一种无私的关爱和慷慨的帮助。
在文学中,“慈惠”常用来描述人物的品德,如“她的慈惠之心感动了所有人”。在口语中,可能更直接地表达为“她对人很慈惠”。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工作或慈善事业,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组织的宗旨或个人的行为,例如“我们的目标是提供慈惠服务给需要帮助的人”。
同义词:仁慈、慈善、慷慨、恩惠 反义词:残忍、吝啬、苛刻、无情
“慈”和“惠”都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字,它们的现代意义与古代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慈惠”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持着其原有的正面和积极的含义。
在**文化中,“慈惠”与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精神相契合,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常与慈善活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行为相关联。
“慈惠”这个词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无私的爱和帮助他人的美好行为。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激励人们去做出类似的善举。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见证过一个朋友在困难时期得到他人的慈惠帮助,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慈惠行为的力量和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慈惠”:
在寒冷的冬日,
慈惠如阳光般温暖,
照亮了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视觉上,“慈惠”可能让人联想到温暖的阳光、慈祥的笑容或慷慨的捐赠场景。听觉上,可能是慈善活动的宣传视频中的温馨音乐或感人的故事讲述。
在英语中,“慈惠”可以对应为“benevolence”或“kindness”,虽然这些词在细微的语义上有所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正面情感和行为。
通过对“慈惠”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这个词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也在社会文化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激励人们去实践仁爱和慷慨的行为。
1.
【慈】
(形声。从心,兹声。本义:慈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慈,爱也。 、 《庄子·盗跖》-尧不慈舜不孝。 、 《韩非子·内储说上》-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 、 《周礼·大司徒》。注:“爱幼少也。”-一曰慈幼。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服注:“上爱下曰慈。”-慈和遍服曰顺。 、 《礼记·内则》。注:“慈母知其嗜欲者也。”-其次为慈母。 、 《管子·形势解》-慈者,父母之高行也。 、 《贾子道术》-亲爱利子谓之慈,恻隐怜人谓之慈。 、 《颜氏家训》-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组词】
慈幼、 慈亲、 慈泪
2.
【惠】
(会意。从心,从叀(zhuān)。本义:仁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惠,仁也。 、 《周书·谥法》-爱民好与曰惠。柔质慈民曰惠。 、 《孟子》-分人以财谓之惠。 、 《贾子道术》-心省恤人谓之惠。 、 《资治通鉴》-孙讨虏聪明仁惠。 、 《韩非子·内储说上》-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 、 《论语·公冶长》-其养民也惠。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彭有守多惠政。
【组词】
惠声、 惠育、 惠化、 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