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2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28:06
“孀妻弱子”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寡妇和年幼的孩子。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家庭中因丈夫去世而失去主要经济支柱,导致家庭成员尤其是寡妇和孩子的生活变得困难和脆弱。
在文学作品中,“孀妻弱子”常用来描绘一种悲惨的家庭状况,引发读者的同情和思考。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某个家庭的具体情况,或者作为一种比喻,形容某个组织或团体在失去领导后的脆弱状态。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法律,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寡妇和儿童的社会保障问题。
同义词“孤儿寡母”和“孤儿寡妇”都强调了家庭成员的孤独和无助,但“孀妻弱子”更侧重于描述家庭整体的脆弱状态。反义词则强调了家庭的完整和幸福。
“孀妻弱子”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汉语中对寡妇和年幼孩子的描述。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也有所扩展,不仅仅局限于描述家庭状况,还可以用来比喻其他类型的脆弱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寡妇和孤儿往往被视为需要特别关照的弱势群体。这个成语反映了社会对这些群体的关注和同情,也体现了社会对家庭结构和成员关系的重视。
提到“孀妻弱子”,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悲伤、无助和需要帮助的情感。这个成语能够唤起人们的同情心,促使人们思考如何更好地支持这些弱势群体。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或听说一些家庭因为失去主要经济支柱而陷入困境。这时,“孀妻弱子”这个成语就能很好地描述这种情况,并提醒我们关注和帮助这些家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风雨中,孀妻弱子相依偎,泪眼望穿秋水,盼君归。”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寡妇牵着年幼的孩子,在风雨中艰难前行。背景音乐可以是悲伤的小提琴曲,增强这种无助和悲伤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widow and orphan”,虽然字面意思相同,但在不同文化中的社会意义和关注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孀妻弱子”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种具体的社会现象,也反映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责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社会问题,并激发我们为改善这些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做出努力。
1.
【孀】
(形声。从女,霜声。本义:丈夫死亡后未再结婚的女人) 同本义。
【引证】
《列子·汤问》-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组词】
孀居;孤孀
2.
【妻】
以女嫁人。
【引证】
《汉书·吴芮传》。注:“妻,嫁女与人也。”-黥布归芮,芮妻之。 、
娶女子为配偶。
【引证】
《左传·桓公六年》-齐侯又请妻之。 、 《孟子》-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
3.
【弱】
(会意。小篆字形,两把弯曲的弓,“彡”(shān)象毛羽之形,合起来表示柔弱。本义:气力小;势力差)。
同本义。与“强”相对。
【引证】
《说文》-弱,桡也。上象桡曲,彡象毛氂桡弱也。 、 《易·大过》-栋桡,本末弱也。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颉遇王子弱焉。 、 《淮南子·原道》-志弱而事强。 、 《孙子·谋攻》-辅隙者则国必弱。 、 《左传·哀公十年》-众散为弱。 、 《商君书·错法》-有土者不可以言贫,有民者不可以言弱。 、 《周书·武顺》-两争曰弱。 、 陈寿《隆中对》-然操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 《老子》-弱者道之用。 、 陶潜《游斜川》-弱湍驰文舫,闲谷矫鸣鸥。
【组词】
弱植、 弱道、 弱人、 弱湍、 弱力、 弱才、 弱孤、 弱门
4.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