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0 10:5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0 10:55:23
词汇“海湄”是一个相对较少见的词汇,它通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具有一定的诗意和象征意义。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海湄”字面意思是指海边的边缘或海岸线。其中,“海”指的是大海,“湄”则有水边、岸边的含义。结合起来,“海湄”描述的是大海与陆地相接的地方,即海岸线。
“海湄”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其中“湄”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有水边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湄”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多出现在文学作品或特定的语境中。
在**文化中,海湄常被赋予浪漫、诗意的象征意义,象征着远方、自由和无限的可能性。在一些古代诗词中,海湄常被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或对未来的憧憬。
“海湄”一词给人以宁静、辽阔和神秘的情感联想。它让人联想到海风、海浪声和夕阳下的海岸线,带来一种放松和沉思的情感体验。
在个人的旅行经历中,站在海湄,望着无边的大海,总能让人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和生命的渺小,这种体验常常让人心生敬畏和感慨。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海湄”来营造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海湄的风,轻拂着我的脸庞,
波涛声中,我听见了远方的呼唤。
夕阳下的海湄,是一幅永恒的画,
我在画中,寻找着心灵的归宿。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海岸线的词汇各有特色。例如,英语中常用“seaside”或“coast”,而法语中常用“bord de mer”。每个词汇都带有其独特的文化和语言背景。
“海湄”一词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使用较少,但在文学和特定的语境中,它能够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和情感氛围。通过对“海湄”的学*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语言表达中的美感和象征意义,丰富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
2.
【湄】
(形声。从水,眉声。本义: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湄,水草交为湄。 、 《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之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