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0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07:03
“弄玉偷香”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玩弄玉器并偷取香气。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私情或者不正当的亲密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弄玉偷香”常被用来描绘浪漫或不伦之恋的场景,增添一种隐秘而诱人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调侃或描述某人的风流韵事。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不太常用,因为它更多地属于文学和日常语言的范畴。
同义词:
反义词:
“弄玉偷香”这个成语的词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它显然与古代的玉器和香气有关。在古代,玉器和香料都是贵族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因此这个成语可能源自对贵族生活的描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描述男女之间的私情。
在**传统文化中,男女之间的私情往往被视为不道德或不正当的行为。因此,“弄玉偷香”这个成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这类行为的看法。然而,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增添故事的浪漫色彩。
这个成语给我一种神秘而诱人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古代的花园、隐秘的角落和偷偷传递的情书。它也让我想到那些在传统道德束缚下依然追求真爱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这个成语,但它确实在我的阅读和学*中出现过几次,尤其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月下弄玉偷香,
花间私语情长。
梦回旧时庭院,
只愿此生不枉。
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个古代的花园,月光下,一对恋人在花丛中偷偷相会。听觉上,我可以想象夜晚的虫鸣和远处的水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ealing a kiss”或“secret rendezvous”,它们都传达了一种隐秘而浪漫的情感。
“弄玉偷香”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反映了人们对爱情和私情的复杂态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意境。
1. 【弄】
2.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3.
【偷】
(形声。从人,俞声。本义:苟且;马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偷,苟且也。 、 《国语·晋语一》-其下偷以幸。 、 《礼记·表记》-安肆曰偷。 、 唐·杜甫《石壕吏》-存者且偷生。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偷性命于榛莽。 、 清·张廷玉《明史》-诸司素偷惰。
【组词】
偷的锣儿敲不得、 偷存、 偷合、 偷弛、 偷免、 偷快、 偷幸、 偷苟
4.
【香】
(会意字。据小篆,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香甜美好。本义:五谷的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按,谷与酒臭曰香。”-香,芳也。春秋传曰:“香稷馨香。” 、 《左传·僖公五年》-黍稷靡馨。 、 《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盛,其香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