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5:13
“大事去矣”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重大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基本含义是指某个重要的**、阶段或时期已经结束,通常带有一定的感慨或回顾的意味。
在文学作品中,“大事去矣”常用于描述历史转折点或个人生命中的重要时刻,表达一种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日常对话,表示某个重要或阶段的结束。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能用于分析和讨论重大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同义词:
反义词:
“大事去矣”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其最早的文献出处可能难以考证。在古代汉语中,“大事”通常指重大的或事务,“去矣”则表示离开或结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表达重大结束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大事去矣”常与历史变迁、人生阶段等主题相关联。它反映了人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深刻认识和感慨。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表达对某个重要时期的结束或某个重要人物的离去的感慨。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感慨,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它可能引发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或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祖父去世时听到家人说:“大事去矣,他的一生画上了句号。”这句话让我深刻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家族历史的延续。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又绿江南岸,大事去矣,岁月如歌。”这里,“大事去矣”与“岁月如歌”相呼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在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夕阳下的古老城墙,或是泛黄的历史书籍。在听觉上,它可能让人想起悠扬的古琴声,或是深沉的历史叙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moment has passed”或“The era is ove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重要时刻或时期结束的意味。
“大事去矣”这个成语不仅是对重大*结束的描述,更是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深度和历史厚重感。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汉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诚用此计,大事去矣。
~,人之云亡。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
3.
【去】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去,人相违也。 、 《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 《春秋·庄公四年》-纪侯大去其国。 、 《谷梁传》-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 、 《左传·襄公二十年》-武子去所。 、 《战国策·齐策》-不能相去。 、 唐·柳宗元《三戒》-乃去。 、 宋·欧阳修《归田录》-久而不去。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径去。 、 清·魏禧《大铁椎传》-东向驰去。
【组词】
去离、 去任、 去住无门、 去来、 去位
4.
【矣】
(形声。小篆字形,上面是“以”字,下面是“矢”。从矢,以声。“以”也可以理解为象矢飞逝的声音,是完成的语气。本义:语气词。是“了”)。
表示完成时态。
【引证】
《聊斋志异·狼三则》-骨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