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5:17
工本 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制造或生产某物所需的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设备折旧等直接和间接的费用。它强调的是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投入。
在不同的语境中,“工本”的使用有所不同:
“工本”一词源于汉语,由“工”(指工作或劳动)和“本”(指基础或根本)组成,最初可能用于描述劳动的基本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包括所有生产成本。
在**文化中,“工本”与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有关,强调通过合理控制成本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工本”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辛勤劳动和精打细算,给人以务实和节俭的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工本”来评估购买商品的性价比,或者在规划家庭预算时考虑各项开支的合理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工本凝聚汗水,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珍惜每一份收获,如同珍惜生命的每一刻。”
想象一幅画面:工人们在车间里辛勤工作,机器轰鸣,汗水滴落在地,这幅画面让人深刻感受到“工本”的实际含义。
在英语中,“工本”可以对应为“production cost”或“manufacturing cost”,在不同文化中,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和方法可能有所不同。
“工本”是一个实用的词汇,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投入,还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注重成本效益分析。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有助于我们更精确地描述和讨论经济活动。
1.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
2.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