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2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23:23
工料: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在建筑、工程或其他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包括但不限于砖、石、木材、金属、塑料等。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工料也可以指代用于制作或建造的任何物质资源。
工料一词源于汉语,由“工”和“料”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工”指的是工匠或工作,“料”则指材料或原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建筑和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文化中,工料的选择和使用常常与风水和传统建筑美学有关。例如,古代宫殿和庙宇的建设会特别注重工料的质量和来源。
工料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坚固、可靠和持久。在情感上,它可能与安全感和稳定性相关联。
在装修我的家时,我特别关注了工料的选择,希望使用环保且耐用的材料,以确保家居环境的健康和舒适。
在诗歌中,可以将工料比喻为生活的基石:
生活如大厦,工料是基石, 每一块砖,每一根梁, 构筑着我们的日常。
工料可能让人联想到建筑工地的景象,如砖块的堆叠声、水泥搅拌机的轰鸣声,以及工人们忙碌的身影。
在英语中,与“工料”对应的词汇可能是“materials”或“building materials”。不同文化对工料的重视程度和使用*惯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某些文化可能更偏好使用天然材料。
工料是建筑和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不仅关系到项目的质量和成本,也反映了文化和技术的进步。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工料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讨论相关话题。
1.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
2.
【料】
(会意。从斗,从米,表示用斗量米。本义:称量)。
计数;计量;核计。
【引证】
《说文》-料,量也。从斗,米在其中,会意。 、 《国语·晋语》。注:“数也。”-宣王料民于太原。 、 《国语·楚语》-楚师可料也。 、 《国语·周语上》-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多少。
【组词】
料校、 料民、 料数、 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