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0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1:03:20
“出何经典”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出自哪部经典”。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询问某个观点或说法源自哪部古代经典文献,或者用来质疑某人的观点或说法是否有经典文献的支持。
“出何经典”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文献研究传统。在古代,学者们非常重视经典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因此经常询问某个观点或说法出自哪部经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用以质疑或探究某个观点或说法的来源。
在**传统文化中,经典文献被视为知识和智慧的源泉。因此,“出何经典”这个成语体现了对知识和学术传统的尊重。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强调学术严谨性和知识来源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严谨和学术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学者在书房中研读经典的场景,以及现代学者在学术讨论中追求真理的情景。
在大学期间,我曾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会上有位同学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一位教授随即问他:“你的这个观点出何经典?”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在学术讨论中,严谨性和依据是非常重要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出何经典,问古籍之深渊, 寻真理之光,照学术之殿堂。”
想象一位学者在书房中翻阅古籍,书页翻动的声音和书架上整齐排列的书籍,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都能让人联想到“出何经典”这个成语。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hat classical text does this come from?”或“Is this supported by any classical literature?”这体现了不同文化中对经典文献的重视。
“出何经典”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询问来源的工具,更是一种对知识和学术传统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学术交流和严谨的思考。
融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姐己赐周公,操不悟其嘲己,问:‘出何经典?’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何】
(形声。从人,可声。金文,象人负担之形。本义:负荷) 同本义 同: 荷
【引证】
《易·噬嗑》-何校灭耳,凶。 、 《易·大畜》-何天之衢。 、 《诗·商颂·玄鸟》-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 《诗·商倾·长发》-何天之休,不競不絿。 、 《管子·小匡》-用此五子者何功。
【组词】
何校、 何劳
3.
【经】
纺织,把纤维拧成纱。
【引证】
《韩非子》-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 、 《中国歌谣资料》-叔叔伯伯来经布,廿五个筒子满一车。
4.
【典】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本义:重要的文献、典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谓从册,从大,古文从古文册。-典,五帝之书也…庄都说,典,大册也。 、 《尔雅·释言》-典,经也。 、 《易·系辞》-不可为典要。 、 《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 《左传·昭公十五年》-司晋之典籍。 、 丘迟《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重贵)。 、 《后汉书·张衡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组词】
药典;字典;释典、 法典;佛典;引经据典;典志、 典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