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2:13
词汇“巧不可接”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思是指技艺或手法巧妙到无法接续或超越的程度。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的技艺或作品非常出色,以至于他人难以企及或模仿。
“巧不可接”字面意思是指技艺或手法的巧妙程度达到了极致,以至于无法接续或超越。这个成语强调了技艺的精湛和独特性。
“巧不可接”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历史悠久,最初可能用于形容工匠的技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工艺领域,也用于形容各种技艺和才华。
在**传统文化中,工匠精神和技艺的精湛一直受到推崇。因此,“巧不可接”这个成语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体现了对技艺和才华的高度赞扬。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赞叹和敬佩。它让人联想到那些技艺高超、作品精美的人,激发人们对卓越技艺的向往和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在某个领域表现出色的人,如“他的编程技巧巧不可接,解决问题的能力令人惊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墨香飘溢,笔走龙蛇,
书法之巧,不可接也。
每一笔,皆有灵气,
观者无不叹为观止。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或一幅细腻的画作,让人感受到“巧不可接”的意境。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古典音乐,如古筝或琵琶曲,来增强这种技艺精湛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描述技艺的精湛,如英语中的“unmatched skill”或“peerless craftsmanship”。
“巧不可接”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它不仅是对技艺精湛的赞美,也是对工匠精神和才华的推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升语言的深度和魅力。
这件工艺品做得~。
1.
【巧】
(形声。从工,丂(kǎo)声。“工”有精密、灵巧义。本义:技艺高明、精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巧,技也。 、 《墨子·贵义》-利于人,谓之巧。 、 《庄子·天道》-刻雕众形,而不为巧。 、 马融《长笛赋》-工人巧士。 、 明·魏学洢《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组词】
巧思、 巧工、 巧任、 精巧;工巧、 巧夺天孙、 巧舌、 巧便、 小巧、 手巧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