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1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2:10:33
词汇“愿悫”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愿悫”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愿悫”由两个字组成:
结合起来,“愿悫”指的是真诚的愿望或诚恳的心意。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愿悫”常用来形容人的内心状态,表达一种真诚和朴实的情感。在口语和现代文学中较少使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历史研究或古文翻译中,可能会遇到。
“愿悫”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主要出现在古代汉语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在某些古文文献中仍可见其踪影。
在**传统文化中,“愿悫”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真诚和朴实,这与儒家文化中强调的“诚”和“信”相契合。在社会交往中,真诚和忠厚被视为重要的品质。
“愿悫”一词给人以温暖和信任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真诚待人、心地善良的人。在表达情感时,使用“愿悫”可以增添一种古雅和深沉的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不常使用“愿悫”,但在某些正式或文学性的场合,如写信、创作诗歌时,可以使用这个词来表达一种真诚和深厚的情感。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愿悫”来表达一种深沉的情感:
愿悫之心,如明月清辉,
照亮夜行人的路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文人雅士的画面,他们以愿悫之心待人接物。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古风音乐,营造一种古朴真诚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找到表达类似概念的词汇,如英语中的“sincere wish”或“honest intention”。
“愿悫”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强调了真诚和忠厚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添语言的深度和韵味。
1.
【愿】
(形声。从页(xié),原声。古时“愿、願”各有本义。“愿”义为谨慎,“願”义为“大头”) 谨慎;老实,质朴。
【引证】
《说文》-愿,谨也。 、 《周书·谥法》-思厚不爽曰愿。 、 《韩非子·诡使》-无利于上谓之愿。 、 《书·皋谟》。郑注:“谓容貌恭正。”-愿而恭。 、 《考工记·弓人》-则莫能以愿中。 、 《周礼·大司寇》-上愿纠暴。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大府召视儿,幼愿耳。
【组词】
愿恭、 愿款、 愿法、 愿敏、 愿婉、 愿懿、 愿民
大头。
【引证】
《说文》-願,大头也。从頁,原声。宋公孙願绎字硕父。
2.
【悫】
恭谨。
【引证】
《说文》-悫,谨也。 、 《荀子·非十二子》-共容悫。
【组词】
悫素、 悫讷
厚道;朴实。
【引证】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称上古之传颂,辩而不悫。 、 《荀子·非十二子》-高言谨悫。
【组词】
悫士、 悫直、 悫善、 悫实、 悫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