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1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12:49
应力(Stress)是一个物理学和工程学中的术语,指的是物体由于外力作用而产生的内部抵抗力的分布。在材料科学中,应力是衡量材料内部单位面积上所受力的大小。应力可以分为拉伸应力、压缩应力和剪切应力等类型。
在专业领域,如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中,应力是一个核心概念,用于分析和设计结构和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文学和口语中,应力这个词较少直接使用,但可以用来比喻生活中的压力或紧张状态,如“心理应力”或“工作应力”。
同义词:压力、张力、负荷
反义词:松弛、释放
应力一词源自拉丁语“stringere”,意为“拉紧”。在17世纪被引入英语,最初用于描述绳索或弦的张力,后来扩展到物理学和工程学中,用于描述材料内部的力。
在现代社会,应力的概念不仅限于物理学领域,也常被用来描述人的心理状态,如工作应力、生活应力等,反映了社会对压力和紧张状态的关注。
应力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紧张和挑战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需要克服的困难和压力。在个人生活中,应力可能与工作压力、学业负担或人际关系紧张等负面情绪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应力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压力。例如,通过**、冥想或咨询等方式来减轻心理应力。
诗歌: 在钢筋的脊梁上,应力编织着城市的梦, 每一根梁柱,都是抗争的诗行。
故事: 工程师艾丽丝在设计一座新桥时,不断计算着每一处应力分布,确保桥梁的安全与稳固。
视觉:可以联想
1.
【应】
应和,响应。
【引证】
《国语·晋语》-龟往离散以应我。 、 《战国策·齐策》-齐王不应。 、 《吕氏春秋·顺说》-宋王无以应。 、 《韩非子·喻老》-桓侯不应。 、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无以应。 、 《史记·陈涉世家》-佣者笑而应。 、 《史记·陈涉世家》-宜多应者。 、 、 汉·贾谊《过秦论》-云集响应。 、 《资治通鉴·唐纪》-应者近万人。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金色而玉应。 、 《聊斋志异·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组词】
一呼百应;里应外合;应口、 应昂、 应嘴、 应响、 应机赴节、 应合、 应佛僧、 应令
受;接受。
【引证】
《南史·虞荔传》-迫切不得已,乃应命至都。
【组词】
应事、 应役、 应供、 应约
2.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