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0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04:37
“冰冷”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温度非常低,接近或达到冰的温度,通常用来形容物体或环境的温度状态。其基本含义可以延伸到形容人的态度、情感或言语的冷漠、无情。
“冰冷”一词在中文中由“冰”和“冷”两个字组成,“冰”指的是固态的水,“冷”指的是温度低。这个词的组合强调了极端的低温状态。在古代汉语中,“冰”和“冷”各自独立使用,后来组合成“冰冷”来表达更强烈的低温感。
在**文化中,“冰冷”常与冬季、寒冷的气候相关联,也常用来形容人的冷漠态度。在传统文学中,冰冷的环境往往象征着孤独、绝望或死亡。
“冰冷”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寒冷和孤独。它让我联想到冬天的雪地、冰封的湖面和冷漠的人际关系。这种联想影响了我对冷酷无情行为的感知和表达。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冬天的早晨,我触摸到冰冷的金属门把手,那种刺骨的寒冷让我印象深刻。这个经历让我更加理解“冰冷”这个词的实际感受。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冰冷”:
冰冷的月光下,
孤独的影子徘徊,
心中的火焰,
在寒风中摇曳。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片冰封的湖面,四周是白雪覆盖的树木,一片寂静。结合音乐,我可以想象一首缓慢、低沉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寒冷、孤寂的氛围。
在英语中,“冰冷”可以翻译为“icy”或“chilly”。在不同的文化中,“icy”和“chilly”也有类似的含义,但在某些文化中,“icy”可能更多地与光滑、危险相关联,而“chilly”则更多地与轻微的寒冷相关。
通过对“冰冷”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含义。这个词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低温,也反映了情感上的冷漠。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准确使用“冰冷”可以帮助我更生动地描绘环境和情感状态。
1.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
2.
【冷】
(形声。从仌(bīng),冰,令声。本义: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冷,寒也。 、 白居易《乌夜啼》-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组词】
冷香、 冷泉、 冷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