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1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14:52
无凭无据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缺乏证据或依据,指的是某人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支持。基本含义是指某人的主张或行为没有事实基础,不可信。
“无凭无据”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源自古代对证据和依据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强调证据的重要性。
在**文化中,证据和依据一直被视为判断事物真伪的重要标准。因此,“无凭无据”这个词汇在社会交往中常用来质疑和否定某人的言论或行为。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不信任和质疑的感觉,常用于表达对某人言论的不满或不认同。它也可能引发对证据重要性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有人用“无凭无据”来质疑我的观点或建议,这让我意识到在表达时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
在诗歌中,可以将“无凭无据”融入到对现实的批判中:
在这无凭无据的世界里,
谎言如风,吹散了真实的面纱。
我们追寻着证据的光芒,
却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without basis”或“unfounded”,它们都强调缺乏证据或依据。不同文化中对证据的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认为证据是判断事物真伪的重要标准。
“无凭无据”这个词汇强调了证据在判断事物真伪中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意识到在表达观点时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以增强说服力。
只要梦翁把用他的钱给了他,其余无凭无据的事,也断不能容他放肆。
我们~,拿她也没办法。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凭】
(会意。从几,从任。几,矮而小的桌子。任,凭借。本义:倚靠)。
同本义。
【引证】
《小尔雅》-恁,依也。 、 《三国演义》-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或凭几学书。 、 李煜《浪淘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组词】
凭几、 凭肩、 凭脉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据】
(形声。本义:手靠着;靠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据,杖持也。 、 《战国策·燕策》-冯几据杖。 、 《庄子·盗跖》-据轼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