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7:3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7:32:01
怨叹: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表达不满、失望或悲伤的情绪,通常是通过言语或叹息来表达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在文学作品中,“怨叹”常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他们对命运、社会或人际关系的不满。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怨叹”来描述自己或他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情绪反应。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个体的情绪状态或社会现象。
同义词:叹息、哀叹、抱怨、悲叹 反义词:欢呼、赞美、庆幸、喜悦
这些同义词在表达不满或悲伤的情绪时各有细微差别。例如,“叹息”可能更侧重于无声的表达,而“抱怨”则可能包含更多的指责成分。
“怨叹”一词在**古代文学中就有出现,如《诗经》中就有“怨而不怒”的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用法和含义逐渐丰富,但核心的情感表达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怨叹”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和“忍耐”相联系,强调在面对不公时应保持克制和理性。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常被用来描述个体在面对社会不公时的情绪反应。
“怨叹”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沉重和无奈。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困境中挣扎却无法改变现状的人们,这种情感在文学作品中尤为突出。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因为工作上的不公而发出了怨叹。尽管我知道抱怨无济于事,但那一刻的情绪宣泄让我感到一丝解脱。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怨叹”:
夜深人静时,
我对着星空发出怨叹,
星辰无言,
却听懂了我的苦闷。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个孤独的身影站在窗前,对着夜空发出怨叹。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悲伤的旋律来表达这种情感。
在英语中,“怨叹”可以对应为“lament”或“sigh of regret”,这些词汇在表达不满和悲伤的情绪时与“怨叹”有相似的情感色彩。
通过对“怨叹”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情感和描绘人物内心世界中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阅读和创作中更加敏感于人物的情感变化。
1.
【怨】
(形声。从心,夗(yuàn)声。本义:怨恨;仇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怨,恚也。 、 《论语》。皇疏:“恨也。”-曰怨乎。 、 《贾子道术》-施行得理,谓之德。反德为怨。 、 《淮南子·说山》-不怨人取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天子甚怨。 、 清·黄宗羲《原君》-人怨恶其君。 、 清·张廷玉《明史》-怨颇兴。 、 孙文《序》-怨愤所积。
【组词】
怨怅、 怨谤、 怨恶、 怨艾、 怨詈、 恩怨、 宿怨、 怨痛
2.
【叹】
(形声。从欠(另一繁体从“口”),“難”省声。欠,打呵欠,与出气有关。本义:叹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叹,吞叹也。一曰太息也。 、 《墨子·备梯》-禽子再拜而叹。 、 《礼记·坊记》-戏而不叹。 、 《庄子·秋水》-望洋向若而叹。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皆叹惋。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默叹曰。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婉贞微叹曰。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叹借者之用。
【组词】
叹气嗐声、 叹恨、 叹憾、 叹笑、 叹悔、 叹喟、 叹嗟、 叹想、 叹诧、 长叹;叹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