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9:10
词汇“怨句”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语境下的术语或者是某个方言中的词汇。由于其不常见,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怨句”字面意思可能是指表达怨恨、不满或抱怨的语句。它可能指的是一种带有负面情绪的言语表达。
由于“怨句”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可能在特定的文学作品、口语交流或者某些专业领域中被使用。例如,在心理学领域,可能会有关于如何处理怨句的研究。
由于“怨句”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以下例句可能需要创造性的解释:
由于“怨句”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怨”和“句”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带有怨恨情绪的语句。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怨句可能被视为负面情绪的表达,可能会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
怨句可能会引起听者的同情或反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冲突、不满和负面情绪。
由于“怨句”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个人应用可能不广泛。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会避免使用怨句,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诗歌或故事中,怨句可以用来表达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增加作品的情感深度。
怨句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阴沉的天气、悲伤的音乐或者忧郁的画面。
由于“怨句”不是一个常见词汇,跨文化比较可能不适用。
尽管“怨句”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但它反映了语言中表达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不同词汇的情感色彩和语境使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分析“怨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如何反映和影响人类的情感和社交行为。
1.
【怨】
(形声。从心,夗(yuàn)声。本义:怨恨;仇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怨,恚也。 、 《论语》。皇疏:“恨也。”-曰怨乎。 、 《贾子道术》-施行得理,谓之德。反德为怨。 、 《淮南子·说山》-不怨人取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天子甚怨。 、 清·黄宗羲《原君》-人怨恶其君。 、 清·张廷玉《明史》-怨颇兴。 、 孙文《序》-怨愤所积。
【组词】
怨怅、 怨谤、 怨恶、 怨艾、 怨詈、 恩怨、 宿怨、 怨痛
2.
【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从丩(jiū),象绳丝缠结之状)。“丩”亦兼表字音。①(gōu)本义:弯曲。②句子。
语句;诗句。
【引证】
《诗·关雎》疏。按,取稽留可钩之意,曲画以识之者也。说文瞿下曰:读如章句之句,则后汉时已转其音如今言屦。-句者,局也。联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周伯琦曰:“语绝为句。”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驴上得句。 、 、 宋·王安石《伤仲永》-书诗四句。 、 宋·沈括《梦溪笔谈》-蒙蒙之句。
【组词】
句式、 句语、 句投、 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