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0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05:01
“廉隅细谨”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综合起来,“廉隅细谨”形容一个人在行为上廉洁自律,注重细节,做事谨慎小心。
在文学作品中,“廉隅细谨”常用来形容官员或士人的品德和行为,强调其廉洁自律和细致谨慎。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或专业的语境中,如政治、法律或商业领域,它可能会被用来评价一个人的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
同义词:
反义词:
“廉隅细谨”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每个字都有其古代汉语的根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由于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廉洁和谨慎被视为重要的道德品质。因此,“廉隅细谨”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积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常被用来评价和赞扬那些在职业和个人生活中表现出高尚品德的人。
这个成语给人以正面、积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正直、可靠和值得信赖的形象。在个人表达中,使用这个成语可以传达出对某人品德的高度评价。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评价一位同事时使用过“廉隅细谨”这个成语,因为他不仅在工作上表现出色,而且在处理财务问题时总是非常谨慎和透明。
在诗歌中,可以将“廉隅细谨”融入到对某人品德的赞美中:
廉洁如水清,隅角无尘埃。
细察秋毫末,谨行不逾矩。
在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幅描绘古代官员正直廉洁的画作,或者是一本记录历史人物清廉事迹的书籍封面。在听觉上,可以是一段讲述古代廉洁官员故事的音频节目。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廉隅细谨”这个成语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在不同的文化中找到,如英语中的“integrity and meticulousness”。
“廉隅细谨”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正面的社会价值。通过对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评价个人品德和行为中的重要性。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使用这样的成语,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况为将者,又不可责以廉隅细谨,顾其才何如耳。
1.
【廉】
(形声。从广(yǎn),兼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厅堂的侧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堂之侧边曰廉,故从广。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户五尺,士三尺。堂边皆如其高。-廉,仄也。 、 《仪礼·乡饮礼》。郑玄注:“侧边曰廉。”-设席于堂廉东上。 、 《汉书·贾谊传》-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
2.
【隅】
(形声。从阜(fù),禺(yú)声。“阜”是土山,有土则可用于建筑,因而从“阜”的字有的与建筑有关。本义:山水弯曲边角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隅,陬也。 、 明·徐渭《缇芝赋》-既登览乎隅椒,复临泛乎汪洋。
【组词】
山隅;隅椒、 隅隈、 隅陬
3.
【细】
(形声。从系(mì),囟(xìn)声。系,细丝。本义:细小)。
同本义。和“大”相对。
【引证】
《说文》。按,细者,细之微也。-细,微也。 、 《广雅》-细,小也。 、 《礼记·檀弓》-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 《国语·周语》-细钧有钟无镈。 、 《墨子·天志中》-此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 、 《荀子·劝学》-不积细流。 、 吴均《与朱元思书》-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唐·张志和《渔歌子》-斜风细雨。 、 清·刘开《问说》-不知其细。
【组词】
细崽、 细人、 细探人、 细士
4.
【谨】
(形声。从言,堇(qín)声。本义:谨慎,小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谨,慎也。 、 《诗·大雅·民劳》-以谨无良。 、 、 《荀子·王制》-谨畜藏。 、 《楚辞·怀沙》-谨厚以为厚。 、 《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谨食之。 、 清·张廷玉《明史》-不自谨惜。 、 清·刘开《问说》-谨护其失。
【组词】
谨畏、 谨肃、 谨言、 谨厚、 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