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5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58:34
溢言: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从字面上理解,“溢”意味着超出、过多,“言”则是言语、话语。因此,“溢言”可以理解为说话过多,超出必要的范围,或者指言辞过于华丽、夸张。
由于“溢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言辞过于华丽或夸张,而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批评某人说话过多,不切实际。
由于“溢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它可能是由“溢”和“言”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以形容言辞的过度。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言辞的过度可能被视为不真诚或不专业。因此,“溢言”可能在批评某些言辞过于华丽或不切实际时使用。
“溢言”可能给人带来负面的情感反应,因为它通常与不真诚、夸张或过度修饰有关。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言过其实的演讲或文章,让人感到不信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说话时喜欢使用夸张的言辞,这时我们可能会用“溢言”来形容他们的说话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溢言”来形容那些过于华丽的诗句,如:“他的诗篇充满了溢言,每一行都像是镀了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滔滔不绝地说着夸张的话,而听众则显得不耐烦或不信任。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节奏快速、旋律夸张的音乐来代表“溢言”的感觉。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溢言”的词汇,但可以用“hyperbole”(夸张)或“flowery language”(华丽的语言)来描述类似的概念。
“溢言”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角度来思考言辞的过度和夸张。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和避免不必要的夸张,使我们的言辞更加真实和可信。
1.
【溢】
(形声。从水,益声。本作“益”。象水从器皿中漫出。本义:水漫出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溢,器满也。 、 《尔雅》-溢,盈也。 、 《广雅》。按,过满为溢。-溢,满也。 、 《考经·诸侯》-满而不溢。 、 《楚辞》-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惧满溢。 、 清·黄宗羲《原君》-溢于辞。
【组词】
溢决、 溢满
2.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 《墨子经》-言,口之利也。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言所闻。 、 《后汉书·列女传》-趋机而言。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言于李??。 、 明·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言绝、 言言、 言不尽意、 言戏、 言人人殊、 言笑自若、 言之无文、 言方行圆、 言信、 言爽、 言不顾行、 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