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5:50
词汇“溢誉”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溢”和“誉”。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溢誉”字面意思是指过多的赞誉或过度的名声。其中,“溢”意味着超出、满溢,而“誉”则指赞誉、名声。结合起来,“溢誉”描述的是一种超过正常程度的赞誉或名声。
在文学作品中,“溢誉”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得到的赞誉超过了其应有的程度,有时带有讽刺或批评的意味。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文学批评、媒体评论中,可能会用来评价公众对某人或某事的过度追捧。
“溢誉”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溢”和“誉”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描述过度赞誉的特定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谦虚是一种美德,因此“溢誉”有时被用来批评那些过度自我吹嘘或接受不适当赞誉的行为。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提醒人们保持客观和理性的评价标准。
“溢誉”这个词给人一种负面或警惕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暗示了一种可能的不真实或过度夸张。在使用这个词时,人们可能会联想到需要保持警惕,避免被表面的赞誉所迷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某个人因为一时的成功而受到过多的赞誉,这时候使用“溢誉”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溢誉”来描绘一个被过度赞誉的世界,如:“在这个溢誉的世界里,真实的声音往往被淹没。”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被无数奖杯和鲜花包围的人,这些象征性的物品代表了“溢誉”。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过度的掌声和赞扬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verpraise”或“excessive praise”,它们传达了相似的意思,即过度的赞誉。
通过对“溢誉”这个词汇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含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精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1.
【溢】
(形声。从水,益声。本作“益”。象水从器皿中漫出。本义:水漫出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溢,器满也。 、 《尔雅》-溢,盈也。 、 《广雅》。按,过满为溢。-溢,满也。 、 《考经·诸侯》-满而不溢。 、 《楚辞》-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惧满溢。 、 清·黄宗羲《原君》-溢于辞。
【组词】
溢决、 溢满
2.
【誉】
(形声。从言,舆(yù)声。本义:称赞,赞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誉,偁也。 、 《墨子经》-誉名美也。 、 《周书·谥法》-状古述今曰誉。 、 《礼记·表记》-君子不以口誉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佞誉诬谀。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誉之则以为忧。
【组词】
誉人、 誉谀、 誉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