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0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04:19
词汇“溢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溢”通常指液体超过容器的边缘而流出,而“郭”在古代汉语中指城墙的外墙,也泛指城墙。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溢郭”可能指的是液体溢出到城墙之外,但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并没有明确的常用含义。
由于“溢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描述洪水或水灾时使用到类似的表达,但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几乎不被使用。
由于“溢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提供多个例句展示其不同用法。如果硬要构造例句,可能会是这样的:
由于“溢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与其相关的同义词和反义词也非常有限。如果非要找同义词,可能会是“泛滥”或“溢出”,而反义词则可能是“内敛”或“控制”。
关于词源与演变,由于“溢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历史演变和在语言中的变化不详。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溢郭”可能与古代城墙防御和水灾管理有关,但在现代社会中,这个词汇几乎没有实际应用。
情感与联想方面,由于“溢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不太可能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
个人应用方面,由于“溢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创造性使用方面,由于“溢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将其融入到诗歌、故事或其他创作中可能会显得生硬或不自然。
视觉与听觉联想方面,由于“溢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不太可能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跨文化比较方面,由于“溢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反思与总结方面,由于“溢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的重要性非常有限。总的来说,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几乎没有实际应用,了解它可能更多是出于对古代汉语和文化的兴趣。
1.
【溢】
(形声。从水,益声。本作“益”。象水从器皿中漫出。本义:水漫出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溢,器满也。 、 《尔雅》-溢,盈也。 、 《广雅》。按,过满为溢。-溢,满也。 、 《考经·诸侯》-满而不溢。 、 《楚辞》-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惧满溢。 、 清·黄宗羲《原君》-溢于辞。
【组词】
溢决、 溢满
2.
【郭】
(形声。从邑,从“邑”,表示与城郭有关。本义: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同本义。内城叫城,外城叫郭。
【引证】
《说文》-郭,外城也。 、 《管子·度地》-城外为之郭。 、 《乐府诗集·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 《孟子·公孙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门闭,因逾郭而入。
【组词】
郭围、 郭术、 郭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