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3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39:17
“烦愁”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烦”和“愁”。字面意思是烦恼和忧愁的结合,基本含义是指因困扰、忧虑或不愉快的事情而感到心烦意乱、情绪低落。
在文学作品中,“烦愁”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深沉的情感。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形容日常生活中的小烦恼或持续的忧虑。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可能会用更精确的术语来描述这种情绪状态。
同义词:忧郁、烦恼、忧虑、郁闷 反义词:愉快、开心、舒畅、无忧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情感的深浅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例如,“忧郁”可能更持久,而“烦恼”可能更短暂。
“烦”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是烦扰、烦乱。“愁”字则有忧愁、悲伤的含义。两个字结合,形成了“烦愁”这个词汇,用来描述一种复杂的负面情绪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烦愁常常与诗人的创作联系在一起,如杜甫的诗中常有表达个人和国家忧愁的情感。在现代社会,烦愁可能与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现代生活问题相关。
“烦愁”这个词让我联想到阴雨绵绵的天气,灰暗的色调,以及沉重的心情。它影响我的思维,让我在表达时更加谨慎和深沉。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因为工作上的连续失败,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烦愁。那段时间,我通过阅读和写作来缓解这种情绪。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烦愁”:
烦愁如细雨,
无声浸透心。
夜深人静时,
独自数星辰。
视觉上,“烦愁”可能让人联想到灰暗的画面,如阴天或雨夜。听觉上,可能是低沉的音乐或雨滴的声音,这些都能增强烦愁的氛围。
在英语中,“烦愁”可以对应“worry”或“distress”,但这些词汇可能没有“烦愁”那种深沉和复杂的情感色彩。
“烦愁”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情绪状态,还反映了人们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内心世界。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烦愁”这样的词汇,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1.
【烦】
(会意。从页(xié),从火。从“页”表示与头部有关;从“火”,表示发烧。本义:头痛发烧)。
烦躁,烦闷。
【引证】
《说文》-烦,热头痛也。 、 《素问·生气通天论》。注:“谓烦躁。”-烦则喘喝。 、 《淮南子·精神》。按,旱热也。-烦气为虫。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 唐·杜甫《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烦,愁苦。) 、 《左传·昭公元年》-至于烦乃止也已,无以生疾。
【组词】
心烦、 烦积、 烦困、 烦怨
2.
【愁】
(形声。从心,秋声。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愁,忧也。 、 《礼记·哀公问》-孔子愀然作色而对。 、 《荀子·脩身》-见善愀然。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 、 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胡。 、 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组词】
不愁吃,不愁穿;愁坐、 愁思、 愁绝、 愁怀勃勃、 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