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0:10
“劳燕分飞”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勤劳的燕子各自飞散。基本含义是指夫妻或情侣因某种原因被迫分离,各奔东西,常用来形容夫妻或情侣因战乱、迁徙等原因而分离。
在文学作品中,“劳燕分飞”常用来描绘离别的场景,增添一种哀愁和无奈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情侣或夫妻因工作、生活等原因而分开。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因战乱或迁徙而分离的现象。
同义词:
反义词:
“劳燕分飞”这个成语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虽然词中并未直接出现“劳燕分飞”,但其描绘的离别氛围与这个成语的含义相契合。
在传统文化中,燕子象征着吉祥和家庭和睦。因此,“劳燕分飞”这个成语在文化上承载了人们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和对离别的无奈。在社会背景上,这个成语常与战乱、迁徙等历史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在动荡时期的生活状态。
这个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哀愁和无奈。它让人联想到离别的场景,以及人们在面对不可抗力时的无助和悲伤。这种情感反应在文学作品中尤为明显,增强了作品的情感深度。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对情侣因工作原因不得不分开,他们用“劳燕分飞”来形容他们的处境,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彼此的思念。
在诗歌中,可以将“劳燕分飞”融入到描绘离别的场景中:
春风不解离人苦,
劳燕分飞各西东。
天涯何处是归途,
梦回故里泪满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对燕子在空中飞翔,突然各自飞向不同的方向,背景是夕阳下的山川河流,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在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悲伤的旋律,如古典音乐中的小提琴协奏曲,来增强这种离别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arting ways”或“going separate ways”,但这些表达没有“劳燕分飞”那种深刻的文学和情感内涵。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也有类似的成语或表达,但具体含义和用法会有所不同。
“劳燕分飞”这个成语在*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情感和文学内涵,它不仅描述了离别的场景,还反映了人们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和对不可抗力的无奈。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情感深度。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其谓他日~,各自西东,在天之涯地之角耶?(清·王韬《淞隐漫录·尹瑶仙》)
1.
【劳】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同本义。
【引证】
《庄子》-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 、 《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组词】
劳心焦思、 劳民、 劳民动众、 劳师
2.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3.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4.
【飞】
(象形。小篆字形,下面象展开的双翼,上面象鸟首。本义:鸟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飛,鸟翥也。象张翼之形。 、 《易·小过》-飞鸟遗之音。 、 《太玄·唐》。注:“飞肉,禽鸟也。”-明珠弹于飞肉。 、 唐·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鸟倦飞而知还。 、 吴均《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
【组词】
飞凫、 飞翰、 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