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3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30:20
变危为安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将危险的情况转变为安全的状态。基本含义是指通过某种手段或努力,使原本可能带来危害或不利的局面得到改善,从而达到稳定和安全的状态。
在不同的语境中,“变危为安”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变危为安”这个词汇源于汉语,其结构和意义在历史上相对稳定,没有显著的演变。它体现了汉语中对于转化和改变的积极态度。
在**文化中,“变危为安”体现了对智慧和勇气的推崇,以及对逆境中寻找出路的积极态度。这种观念在社会中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放弃,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希望和成功的场景。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乐观和创造性。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有经历某个项目或个人问题从困难到解决的过程,这时“变危为安”可以很好地描述这一转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风雨过后,彩虹现,变危为安,心自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暴风雨后的宁静田野上,象征着从危机到安宁的转变。音乐上,可以选择一首从紧张到舒缓的乐曲来代表这一过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urn the tide”或“turn the corner”,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表达了从不利到有利的转变。
“变危为安”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积极能量的词汇,它不仅在语言上丰富了表达,也在文化和心理上给予人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沟通的深度和广度。
陛下当此之时变危为安,变乱为治,易于返掌。
他的出现,形势马上就~。
1.
【变】
(形声。从攴(pū),孌(luán)声。本义:变化,改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变,更也。 、 《小尔雅》-变,易也。 、 《白虎通》-变者,非常也。 、 《易·系辞》-一阖一辟谓之变。 、 《吕氏春秋·察今》-病变而药不变。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三国志·诸葛亮传》-无下有变…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不得已,变姓名。
【组词】
变文协韵、 天气突变;巨变、 变豹、 变宫
2.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
3.
【为】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帮助;佑助。
【引证】
《诗·大雅·凫鷖》-福禄来为。
【组词】
为虎添
4.
【安】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