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9:12
恃强怙宠(shì qiáng hù chǒng)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字面意思是指依赖自己的强大和别人的宠爱。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依赖自己的力量和别人的偏爱来行事,通常带有贬义,暗示这种行为可能导致自大、傲慢或不公正。
恃强怙宠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同义词:
反义词:
恃强怙宠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每个字都有其独立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就已经出现,用以批评那些依赖自己优势地位行事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恃强怙宠**这个成语反映了社会对于公平和正义的追求。它强调了个人行为应该基于道德和公正,而不是依赖于个人的优势地位或他人的宠爱。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用以批评那些滥用权力或特权的行为。
恃强怙宠这个成语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傲慢、自大和不公正。它提醒人们应该保持谦逊和公正,不应该依赖自己的优势地位或他人的宠爱来行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一些人因为自己的地位或优势而恃强怙宠,这种行为往往会导致他人的不满和反感。通过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批评这种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将恃强怙宠融入到描述一个傲慢角色的诗句中:
他恃强怙宠,傲视群伦,
终日倚势,欺压无辜。
恃强怙宠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傲慢的人站在高处,俯视着周围的人,而周围的人则显得无助和不满。在音乐中,可能联想到一段紧张和不和谐的旋律,反映出这种行为的负面影响。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可以找到。例如,英语中的“abuse of power”或“privilege”可以部分对应恃强怙宠的含义。
恃强怙宠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反映了社会对于公平和正义的追求,也提醒人们在行为上应该保持谦逊和公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对于提升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恃势怙宠之辈,渔食百姓。
1.
【恃】
(形声。从心,寺声。本义:依赖,依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恃,赖也。 、 《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 《公羊传·桓公三年》-恃有年也。 、 《离骚》。注:“怙也。”-吾以兰为可恃兮。 、 《庄子·徐无鬼》-恃源而往者也。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子何恃而往? 、 《战国策·赵策》-老妇恃辇而行。
【组词】
仗恃、 恃固、 恃势、 恃爱、 恃险、 恃宠作娇、 恃赖、 恃众、 恃宠、 恃才傲物、 恃功、 恃明
2.
【强】
强制,强迫。
【引证】
《考工记·梓人》-强饮强食。 、 《左传·文公十年》-三君皆将强死。
【组词】
强匄、 强媒硬保、 强劝架、 强邀、 强风情、 强为、 强起
劝勉。
【引证】
《周礼·司谏》。注:“犹劝也。”-强之。 、 《孟子》-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3.
【怙】
(形声。从心,古声。本义:依仗,凭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怙,恃也。 、 《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 《左传·宣公十五年》-怙其俊才。 、 柳宗元《封建论》-怙势作威。
【组词】
怙气、 怙终、 怙势、 怙险
4.
【宠】
(形声。从宀(mián),龙声。本义:尊崇)。
同本义。
【引证】
《国语·楚语》。注:“尊也。”-宠神其祖。 、 《说文》-宠,尊居也。 、 《左传·襄公三十年》。谓族也。-宠名皆弃。
【组词】
宠存、 宠重、 崇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