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5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3:58:51
失怙:字面意思是指失去父亲。在汉语中,这个词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童年或成年后失去了父亲的情况,强调了失去亲人的悲痛和生活中的困难。
“失怙”一词源自《诗经·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怙,依赖、依靠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失怙”逐渐固定为指失去父亲的特定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父亲是家庭的主要支柱和权威象征。因此,“失怙”不仅意味着失去了一个亲人,还可能意味着失去了经济支持和家庭决策的指导。
提到“失怙”,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孤独、无助和悲伤。这个词能够唤起人们对失去亲人的同情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个人经历中,如果身边有人失怙,可能会更加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忆昔失怙时,泪如雨。”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孤独的身影在夜晚仰望星空,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悲伤的音乐或哭泣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rphan”(孤儿),但它通常指失去双亲,而不仅仅是父亲。
“失怙”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事实,还触发了对家庭、爱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情感表达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怙】
(形声。从心,古声。本义:依仗,凭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怙,恃也。 、 《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 《左传·宣公十五年》-怙其俊才。 、 柳宗元《封建论》-怙势作威。
【组词】
怙气、 怙终、 怙势、 怙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