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5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55:57
词汇“琴理”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术语,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或文化中的词汇。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琴理”可以理解为与“琴”(一种乐器,如古筝、古琴等)相关的理论或原理。它可能涉及到琴的制作、演奏技巧、音乐理论、审美观念等方面。
在文学和艺术领域,“琴理”可能被用来指代对琴乐的深入理解和研究。在专业音乐教育中,它可能涉及到琴的结构、音律、演奏法等理论知识。
同义词:琴学、琴艺、琴道 反义词:(由于“琴理”是一个较为特定的词汇,反义词可能不适用)
“琴理”由“琴”和“理”两个字组成。“琴”指的是一种乐器,“理”可以指原理、理论。这个词可能是随着对琴乐研究的深入而逐渐形成的。
在**传统文化中,琴乐被视为高雅艺术,与文人墨客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琴理”可能承载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意义。
提到“琴理”,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宁静、深邃、高雅的氛围,以及对古典音乐的敬仰和追求。
(由于“琴理”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较少)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琴理悠扬,心随音律飘渺。”
结合古琴的图片和古琴音乐,可以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生活场景,以及那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由于“琴理”是一个较为特定的汉语词汇,跨文化比较可能不适用)
“琴理”作为一个可能涉及传统文化和音乐理论的词汇,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文化艺术领域中,它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学*和研究琴乐的人来说,理解和掌握“琴理”是提升艺术修养和技能的关键。
1.
【琴】
(本作“珡”。象形。小篆字形,象乐器形,上面“玨”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本义:拨弦乐器。俗称古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琴,弦乐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古文从瑟金省声。 、 《广雅·释乐》-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乐琴书以消忧。
【组词】
琴史、 琴书、 琴床、 琴柱
2.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