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6:14
正妻:字面意思是指在婚姻关系中被正式承认的、地位最高的妻子。在传统社会中,正妻通常是丈夫的合法配偶,享有较高的家庭地位和权利,与妾室或侧室相对。
正妻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正”表示正式、合法,“妻”即妻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制度的变迁,正妻的概念也在不断演变。在现代社会,一夫一妻制成为主流,正妻的概念逐渐与“妻子”等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正妻的地位是尊贵的,她代表着家族的正统和秩序。在封建社会,正妻的权利和义务都有明确的规定,她负责管理家庭,教育子女,维护家族的荣誉。
提到正妻,可能会联想到传统、尊严、责任等情感。在现代社会,正妻的概念可能引发对平等、权利的思考,尤其是在婚姻关系中的地位和权益问题。
在个人生活中,正妻的概念可能与家庭、婚姻、责任等话题相关。例如,讨论家庭结构时,可能会提及正妻的角色和地位。
在诗歌中,可以将正妻的形象与传统美德相结合,如:
正妻如兰,芬芳自持, 家国之基,德行之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端庄的女子,身着传统服饰,坐在厅堂之中,管理家务。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典音乐中的宫廷乐曲,传达出一种庄重和尊贵的感觉。
在不同文化中,正妻的概念有所不同。例如,在伊斯兰文化中,正妻与其他妻子在法律上地位相同,但在家庭中可能有所区别。在西方文化中,一夫一妻制下,正妻的概念与“妻子”基本等同。
正妻这一词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法律或家庭角色的定义,更是传统价值观和社会秩序的体现。在现代社会,正妻的概念虽然有所变化,但其背后对家庭、责任和尊严的重视依然值得我们思考和尊重。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妻】
以女嫁人。
【引证】
《汉书·吴芮传》。注:“妻,嫁女与人也。”-黥布归芮,芮妻之。 、
娶女子为配偶。
【引证】
《左传·桓公六年》-齐侯又请妻之。 、 《孟子》-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