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2:2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2:23:53
元素:在化学中,元素是指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它们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每个元素都有一个独特的原子序数,表示其原子核中的质子数。
“元素”一词源自拉丁语“elementum”,意为“基本部分”或“组成部分”。在古代,它被用来描述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在现代化学中得到了精确的定义。
在许多文化中,自然元素(火、水、土、风)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常常在神话、和哲学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在五行理论中,金、木、水、火、土被认为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
“元素”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然的力量和宇宙的奥秘,带来一种敬畏和好奇的情感。
在学生时代,我参与了一个化学实验,通过分离和识别不同的元素,我对“元素”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元素”:
火元素在心中燃烧, 水元素在梦中流淌, 土元素在脚下坚实, 风元素在耳边轻唱。
在不同语言中,“元素”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概念是相似的。例如,在西班牙语中,“元素”是“elemento”,在德语中是“Element”。
“元素”这个词在化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文化和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通过对“元素”的学*和理解,我能够更好地把握物质世界的本质,并在语言表达中更加精确和丰富。
1.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首也。-元,始也。 、 《左传·襄公九年》-元,体之长也。 、 《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 、 《左传·哀公十一年》-归国子之元。 、 《孟子》-勇士不忘丧其元。 、 《礼记·曲礼》。注:“头也。”-牛曰一元大武。 、 《新唐书》-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
【组词】
元首
2.
【素】
(会意。小篆字形。上是“垂”,下是糸(mì)。糸,丝。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素,白致缯也。 、 《礼记·杂记》-纯以素。 、 《礼记·檀弓》-素服哭于库门之外。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 《战国策·魏策》-若士必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组词】
素幭、 素服缟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