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08:4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08:47:37
密行: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秘密的行动”或“隐秘的行为”。它通常指的是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进行的行动或活动。
在文学作品中,“密行”可能用来描述**、侦探或秘密特工的活动,强调其隐秘性和策略性。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偷偷摸摸的行为,带有一定的贬义。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情报学,“密行”可能指代具体的战术或操作。
同义词:隐秘行动、秘密行动、暗中行动 反义词:公开行动、明目张胆、光明正大
“密行”由“密”和“行”两个字组成。“密”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紧密、不公开;“行”字则表示行动、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密行”逐渐被用来描述那些需要保密或隐秘的行动。
在文化中,“密行”可能与活动、政治阴谋或个人隐私有关。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可能与保密协议、隐私权和个人自由等议题相关。
“密行”这个词给人一种神秘和紧张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电影中的**情节或现实生活中的秘密行动。它也可能引发对隐私和安全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密行”可能用于描述某人偷偷摸摸的行为,或者在讨论保密工作时使用。例如,某人在工作中需要进行一些秘密的准备工作,就可以说是“密行”。
在诗歌中,可以将“密行”融入描述夜晚的诗句中,如:“月色如水,星光点点,夜行者在密行中寻找光明。”
视觉上,“密行”可能让人联想到夜晚、阴影和隐秘的角落。听觉上,可能与低语、脚步声和心跳加速的声音相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tealth action”或“covert operation”,它们在含义上与“密行”相似,都强调行动的隐秘性。
“密行”这个词在中文中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语境来探讨隐秘性和策略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复杂的情境。通过对“密行”的深入学,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语言的细微差别,并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
1.
【密】
(形声。从山,宓(mì)声。本义:形状象堂屋的山)。
同本义(意思是山多)。
【引证】
《说文》-密,山如堂者。 、 《尸子》-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