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8:38
词汇“瑶牒”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瑶牒”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瑶牒”字面意思是指用瑶族特有的材料制成的文书或记录。瑶族是**的一个少数民族,以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而闻名。在古代,瑶族可能使用特殊的材料来记录重要的事务或历史,这些记录被称为“瑶牒”。
在文学作品中,“瑶牒”可能被用来象征瑶族的文化遗产或历史记忆。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因为它过于古雅和专业。在专业领域,如民族学或历史学,研究者可能会使用“瑶牒”来指代瑶族的历史文献。
同义词:瑶文、瑶记 反义词:这个词汇较为特殊,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瑶牒”一词源于对瑶族文化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能被用来指代任何与瑶族相关的文献或记录。
在瑶族文化中,瑶牒可能被视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们记录了瑶族的历史、神话和传统。这些文献对于维护和传承瑶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提到“瑶牒”,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神秘的瑶族文化、古老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这个词汇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由于“瑶牒”是一个较为专业的词汇,个人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然而,在参观民族博物馆或阅读相关书籍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一首关于瑶族的诗歌时,可以使用“瑶牒”来增添文化的深度:
在瑶山的深处,藏着古老的瑶牒,
记录着风与月的传说,
每一行文字,都是山林的呼吸,
每一页纸张,都是河流的低语。
想象一幅画面:在瑶族的山寨中,一位**手持瑶牒,缓缓讲述着古老的故事。背景音乐可能是瑶族的传统乐器演奏的旋律,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瑶牒”的词汇,但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的方式来记录和传承历史。例如,在欧洲,中世纪的手抄本可以被视为类似的文化遗产。
“瑶牒”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瑶族的历史文献,也象征了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
1.
【瑶】
(形声。从玉,本义:似玉的美石)。
同本义。亦泛指美玉。
【引证】
《说文》-瑶,石之美者。 、 《左传·昭公七年》-赂以瑶瓮。 、 《周礼·内宰》-瑶爵。 、 《书·禹贡》。孔传:“瑶、琨皆美玉。”-厥贡惟金三品,瑶琨、 、 《诗·大雅·公刘》-何以舟之, 维玉及瑶。
【组词】
瑶琴、 瑶佩、 瑶华
2.
【牒】
(会意。从片,葉(yè)声。古时木片也常用作书写材料,故从“片”。本义:简札)。
同本义。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或竹片。
【引证】
《说文》。按,小简曰牒,大简曰册。薄者曰牒,厚者曰牍。-版,札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受牒而退。 、 《汉书·路温舒传》-截以为牒。 、 左思《吴都赋》-王牒石记。
【组词】
金牒;玉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