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9 20:0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9 20:00:50
“仗气使酒”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借着酒劲发泄情绪或做出冲动的行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在饮酒后情绪激动,行为失控,往往带有贬义。
在文学作品中,“仗气使酒”常用来描绘人物在酒后失去理智,做出一些平时不会做的冲动行为,如争吵、打架等。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饮酒后的行为变得鲁莽或失控。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酒精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都与饮酒后的行为和情绪状态有关,但“仗气使酒”更强调的是借酒发泄情绪的冲动行为。
“仗气使酒”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饮酒文化的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酒后失控行为的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饮酒往往与社交和情感表达紧密相关。然而,“仗气使酒”这个成语揭示了饮酒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即情绪失控和行为失范。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警示人们饮酒要适度,避免酒后失态。
这个成语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它让我联想到酒后可能带来的尴尬和后悔。在表达中,我会避免使用这个成语来描述自己或他人,以免给人留下不良印象。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目睹过朋友在酒后仗气使酒,导致了一场不必要的争吵。这件事让我深刻理解到饮酒要适度,避免情绪失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仗气使酒,一腔愁绪随风散。”
视觉上,我可能会联想到一个醉酒的人在街头摇摇晃晃,情绪激动地与人争吵。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嘈杂的酒吧声音和醉酒者的喧哗。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rinking to excess”或“getting drunk and rowdy”,但这些表达没有“仗气使酒”那样强烈的文化色彩和历史背景。
“仗气使酒”这个成语深刻反映了饮酒文化中的一面,即酒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会谨慎使用这个成语,以免给人留下不良印象,并提醒自己在社交场合中饮酒要适度。
1.
【仗】
(形声。从人,丈声。本义:执,拿着)。
同本义。
【引证】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仗剑从之。 、 《史记·刺客列传》-独行仗剑至韩。
【组词】
仗斧、 仗节、 仗策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3.
【使】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伶者,令也。-使,伶也。 、 《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故君使其臣。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组词】
支使
4.
【酒】
(会意。从水,从酉(yǒu)。“酉”本义就是酒。“酉”亦兼表字音。本义:用高粱、大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 、 《礼记·曲礼》-酒曰清酌。 、 《礼记·乐记》-酒食者,所以令欢也。 、 《礼记·射义》-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 、 《汉书·食货志》-酒,百乐之长。又,酒者,天下之美禄。 、 《论语·子罕》-不为酒困。
【组词】
酒肆、 酒水、 酒生、 酒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