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9:38
“凶竖”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凶恶的小人或卑鄙的人。其中,“凶”表示凶恶、残忍,“竖”在古代汉语中有时指小人、仆人,带有贬义。因此,“凶竖”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品行恶劣、心肠狠毒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凶竖”常用于描述反面角色,如恶霸、奸臣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下,如历史讨论、戏剧表演或文学批评中,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文学研究中,这个词汇可能会被用来分析特定历史人物或文学角色的性格特征。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具体情境的使用,例如“恶棍”更偏向于指行为恶劣的人,而“凶竖”则强调其内心的凶恶和卑鄙。
“凶竖”的词源较为古老,其中“竖”字在古代汉语中有仆人、小人的意思,而“凶”则一直有凶恶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凶竖”这个词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文学和历史语境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传统文化中,对于“凶竖”这类词汇的使用往往与道德评价紧密相关。在历史叙述和文学创作中,这类词汇常用于强调正义与邪恶的对立,以及对邪恶势力的批判。
“凶竖”这个词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厌恶和恐惧。它让人联想到那些为了私利不择手段、心狠手辣的人,这种联想可能会影响人们对某些人物或行为的评价。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使用“凶竖”这个词,因为它带有较强的贬义和历史色彩。但在阅读历史书籍或观看古装剧时,这个词的出现能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角色的性格和行为。
在创作一首关于历史斗争的诗歌时,我可能会使用“凶竖”这个词来描绘一个反面角色:
在那古老的城墙下,
凶竖的阴影悄然蔓延,
他的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
手中的权杖,是无数灵魂的枷锁。
想象一个阴暗的宫殿,墙壁上挂着古老的画卷,画中的人物眼神狡诈,这可能会是“凶竖”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低沉、阴森的音乐,如同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在暗中策划阴谋。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villain”或“malicious person”来表达类似的含义。不同文化中对于这类词汇的使用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对于道德和品行的评价。
“凶竖”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并不广泛,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类词汇的背景和用法,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丰富性和文化差异。
1.
【凶】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尔雅》-凶,咎也。 、 《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 、 《书·洪范》-一曰凶短折。 、 《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日月告凶。 、 《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
【组词】
凶兆、 凶宿、 吉凶未卜;凶星
2.
【竖】
纵。与“横”相反。
【引证】
南朝·梁简文帝《明月山铭》-緅色斜临,霞文横竖。
【组词】
竖井
童仆。
【引证】
《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组词】
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