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1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14:35
“东濒”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东”和“濒”两个字组成。其中,“东”指的是方位,即太阳升起的方向,通常代表东方;“濒”则意味着接近、临近。因此,“东濒”字面意思是指某个地点或物体位于东方边界或临近东方。
在不同的语境中,“东濒”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方位时有所不同,但都与“东濒”有相似的基本含义。
“东濒”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东”和“濒”都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汉语中,“东”一直指代东方,而“濒”则有接近、临近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词结合形成了“东濒”,用于描述特定的地理位置。
在**文化中,东方常常与吉祥、希望和新的开始联系在一起,因为太阳从东方升起。因此,“东濒”在描述地理位置时,可能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
“东濒”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海岸线、壮丽的日出或是远离尘嚣的自然环境。它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情感反应,有助于营造一种放松和愉悦的氛围。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我曾旅行到一个东濒大海的小镇,我会用“东濒”这个词来描述那个地方,因为它准确地传达了那个地点的独特位置和美丽景色。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东濒”:
东濒碧海,晨曦初照, 金波荡漾,心随潮。 静谧小镇,岁月悠悠, 梦回故里,情难收。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东濒大海的小镇,清晨的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海鸥的叫声和海浪的拍打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ast by”或“eastbound”,但这些词汇更多强调方向而非临近。在不同的文化中,东方往往也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在日本文化中,东方也与新生和希望相关联。
通过对“东濒”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描述地理位置时的精确性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方位词,还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联想,对于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1.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2.
【濒】
(形声。从水,频声。本义:水边)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尚贤》-是故昔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濒。 、 《汉书·成帝纪》。师古曰:“滨,水涯也。”-行举濒河之郡。 、 《汉书·贾山传》-濒海之观毕至。
靠近;临近。
【引证】
《汉书·地理志》-濒南山,近夏阳。
【组词】
濒危;濒近;濒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