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9 06:2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9 06:22:30
“孝堂”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供奉祖先牌位或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尤其是在家庭中专门设立的一个房间或区域。这个词汇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孝道和家族传统的重视。
在文学作品中,“孝堂”可能被用来描绘家族的凝聚力和对先人的尊敬。在口语中,提及“孝堂”可能会引起对家族历史和传统的讨论。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或室内设计,设计一个“孝堂”可能需要考虑其功能性和文化象征意义。
同义词:祖堂、祠堂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若从功能上考虑,可能与“娱乐室”等现代家庭功能空间形成对比。
“孝堂”一词源于对孝道的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使用方式相对稳定,主要体现在家庭和宗族的祭祀活动中。
在**传统文化中,孝道是核心价值观之一,“孝堂”作为实践孝道的场所,体现了对长辈的尊敬和对家族历史的传承。
提及“孝堂”,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庄重、尊敬和家族的温暖。它唤起的是对家族传统的尊重和对先人的怀念。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家族有设立孝堂,可能会在特定的节日或纪念日进行家族聚会和祭祀活动,增强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孝堂静谧,烛光摇曳,祖先的智慧在空气中流淌。”
视觉上,孝堂可能让人联想到古朴的家具、祖先的画像和香烟缭绕的场景。听觉上,可能是诵经声或家族成员的低语。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是家族的神龛或纪念祖先的地方,但其具体形式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孝堂”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仅是描述一个物理空间,更是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家族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和传达中华文化的精髓。
1.
【孝】
(形声。从老省,从子。本义: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孝,善事父母者。 、 《墨子经》-孝利亲也。 、 《贾子道术》-子爱利亲谓之孝。 、 《周书·谥法》-慈惠爱亲为孝。协时肇享为孝、五宗安之曰孝,秉德不回曰孝。 、 《礼记·祭义》-众之本教曰孝。 、 《孝经》-夫孝,德之本也。又,天之经也,民之行也。 、 《国语·周语》-孝,文之本也。 、 《左传·文公二年》-孝,礼之始也。 、 《周礼·大司乐》-中和祗庸孝友。 、 《诗·鲁颂·泮水》-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 《孟子·梁惠王上》-孝悌之义。 、 《旧唐书》-性婉顺有容德,事父母以孝闻。
【组词】
孝弟、 孝慈、 孝养
2.
【堂】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堂,殿也。 、 《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 、 《书·顾命》-立于西堂。 、 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吾见封之若堂者矣。 、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燕坐于华堂之上。 、 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华堂旅会。
【组词】
堂上、 堂下、 堂宇、 堂事、 堂阶、 堂阁、 堂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