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6:19
“合衷共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大家心意一致,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其中,“合衷”指的是心意相合,思想一致;“共济”则是指共同救助,互相帮助。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团结协作和共同面对挑战的精神。
在文学作品中,“合衷共济”常用来描述团队或集体在面对困难时的团结和协作。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它是一个表达团结合作精神的恰当词汇。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团队建设中,这个成语也常被引用,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表达团结或分裂的情感上有所不同,但都与“合衷共济”有着相似或相反的含义。
“合衷共济”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的文献和典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其使用频率和语境可能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合衷共济”体现了集体主义和团结互助的价值观。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团结一致,共同克服挑战。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团结、合作和共同努力的场景。它鼓励人们放下个人利益,为了更大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团队项目中体验到“合衷共济”的力量。当团队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时,我们能够克服看似不可能的困难,完成任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合衷共济,心连心,携手同行,共创辉煌。”
在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群人手拉手,共同面对困难的画面。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团队成员互相鼓励和支持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强调团结的力量。不同文化中都有类似的表达,强调团结和合作的重要性。
“合衷共济”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一个表达团结合作的词汇,也是一个体现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文化符号。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团结合作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进步党亦感两党提携之必要,故遇事胥能合衷共济。
1.
【合】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合,合口也。 、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
2.
【衷】
适合,恰当。
【引证】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注:“犹适也。”-服之不衷,身之灾也。 、 《左传·庄公六年》。注:“节适也。”-而后立衷焉。
3.
【共】
(会意。从廿。本义:同)。
共享,共用或共有。
【引证】
《说文》-共,同也。 、 《书·盘庚》-惟喜康共。 、 《礼记·内则》。注:“犹皆也。”-共帅时。 、 《庄子·庚桑楚》。崔注:“壹也。”-共其德也。 、 《列子·说符》。注:“同也。”-臣有所与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 、 《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组词】
共名、 共少、 共主、 共害
4.
【济】
渡过水流。
【引证】
《楚辞·屈原·涉江》-济乎江湖。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济河,围令狐。 、 唐·李白《行路难》-直挂云帆济沧海。
【组词】
同舟共济;济胜之具、 济水、 济涉、 济运
帮助;救助。
【引证】
欧阳修《朋党论》-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 《晋书·何攀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济师来攻。
【组词】
济人利物;济拔、 济惠、 济物、 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