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4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40:17
“弃除”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放弃、去除或抛弃。它通常用来描述彻底放弃或不再使用某物,无论是物质的还是抽象的。
“弃除”由“弃”和“除”两个字组成,“弃”字古已有之,意为抛弃;“除”字原意为清除、去掉。两者结合,形成了“弃除”这一词汇,其含义在历史长河中基本保持一致。
在**文化中,“弃除”常常与“断舍离”概念相关,鼓励人们放弃不必要的物质和精神负担,追求简单生活。
“弃除”一词往往带有一种决断和解脱的情感,让人联想到摆脱束缚、重获自由的过程。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决定弃除一些不再使用的物品,这不仅让我的居住空间更加整洁,也让我感到心灵上的轻松。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弃除”:
在岁月的长河里,我弃除
那些沉重的回忆,
只留下轻盈的梦想,
随风飘扬。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海边,将手中的旧信件一一投入海中,这动作象征着“弃除”过去的情感包袱。
在英语中,“弃除”可以对应为“abandon”或“discard”,虽然含义相近,但在使用时仍有一些文化差异。
“弃除”是一个富有力量和决断意味的词汇,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中起到重要作用,也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不断追求简化和优化的趋势。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如何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放弃的决定,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1.
【弃】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弃,捐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天之弃商也久矣。 、 王粲《七哀》-抛子弃草间。 、 苏洵《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弃炮仓皇遁。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子孙弃者。 、 清·周容《芋老人传》-弃其妇。 、 《广东军务记》-弃甲投戈。 、
2.
【除】
(形声。从阜,余声。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宫殿的台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阶级如山石之高下,故从阜。-除,殿阶也。 、 《汉书·王莽传》-自前殿南下椒除。 、 张衡《东京赋》-登自东除。 、 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除绿,草色入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