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1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0:12:23
危石:字面意思是指危险的石头,通常指的是那些可能因为不稳定而随时可能滚落或崩塌的石头。在地质学和户外探险领域,危石是一个重要的安全概念,指的是那些对人员或设施构成潜在威胁的石头。
危石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危”(危险)和“石”(石头)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危石一词就已经出现,用于描述自然界中的危险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专业领域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在某些文化中,危石可能被视为不祥之兆,与灾难和不幸联系在一起。在户外**和探险文化中,危石的管理和预防是确保安全的重要环节。
危石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感反应,因为它直接关联到潜在的危险和风险。在心理上,它可能引发对安全的担忧和对未知的恐惧。
在户外徒步旅行中,我曾经遇到过一处明显的危石区域,导游特别提醒我们要远离那些松动的石头,以免发生意外。
在诗歌中,可以将危石比喻为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
在生活的山坡上,
危石潜伏,
每一次攀登,
都是对未知的挑战。
想象一块摇摇欲坠的危石,可能会联想到风吹过山谷的呼啸声,以及石头滚落时的轰鸣声。视觉上,危石可能呈现出一种不稳定和即将崩塌的形态。
在不同语言中,危石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使用“loose rock”或“unstable boulder”来描述类似的概念。
危石一词在语言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它不仅在专业领域中用于描述和预防风险,也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被用作比喻和象征。了解和掌握危石这一词汇,有助于提高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并在语言表达中增添丰富的意象。
1.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
2.
【石】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 《释名》-山体曰石。 、 《易·豫》-介于石。 、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 《周礼·典同》-原声石。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