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1:23
“乌合之师”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形容一群没有组织、纪律松散、缺乏战斗力的军队。基本含义是指那些临时凑合、没有统一指挥和训练的队伍,通常用来比喻一群人或组织内部混乱、无法形成有效合力。
在文学作品中,“乌合之师”常用来形容那些看似强大但实际上不堪一击的群体,如《三国演义》中的黄巾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任何临时拼凑、缺乏协调的团队或群体。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管理学中,这个词汇强调组织和纪律的重要性。
“乌合之师”源自**古代的军事术语,最初用来描述那些临时集结、缺乏训练和指挥的军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扩展到了更广泛的领域,用来形容任何缺乏组织和纪律的群体。
在文化中,“乌合之师”常常与“精兵强将”形成对比,强调了组织和纪律在团队或军队中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也反映了人对于秩序和纪律的重视。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贬义的情感,让人联想到混乱、无序和失败。它可能让人想到那些看似强大但实际上不堪一击的群体,引发对于组织和纪律重要性的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经在一个项目中遇到过类似“乌合之师”的情况,团队成员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最终导致项目失败。这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组织和纪律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乌合之师”用来形容那些看似繁华但实际上缺乏内在联系的社会现象:
在这繁华的都市,
人们匆匆而过,
看似热闹非凡,
实为乌合之师。
在视觉上,“乌合之师”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群杂乱无章的人群,缺乏统一的服装和动作。在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嘈杂无序的声音,缺乏和谐的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motley crew”或“a ragtag group”,都强调了缺乏组织和纪律的特性。
“乌合之师”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描述了一种特定的现象,还强调了组织和纪律在团队或社会中的重要性。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明白了秩序和纪律的价值,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术兵虽众,皆~,素不亲信;我以正兵守之,出奇兵胜之,无不成功。
1. 【乌】
2.
【合】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合,合口也。 、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师】
(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师,二千五百人为师。 、 《书·伪泰誓》-王乃犬巡六师。 、 《诗·小雅·采芑》-陈师鞠旅。 、 《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