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5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55:01
巇隙(xī x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狭窄的缝隙或裂缝。它通常用来形容物体之间的微小间隙,或者比喻事物中的微小缺陷或漏洞。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巇隙常被用来形容景物的细节,如“山间的巇隙中透出一缕阳光”,或者用来比喻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如“他的心中有一道巇隙,难以填补”。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巇隙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使用,通常是指物理上的缝隙,如“墙上的巇隙漏风”。
专业领域:在建筑学或工程学中,巇隙可能指结构中的微小裂缝,需要修复以防止进一步损坏。
同义词:裂缝、缝隙、间隙
反义词:完整、无缝、紧密
巇隙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巇(xī)意为险峻,隙(xì)意为裂缝。在古代文献中,巇隙常用来形容山川的险峻和裂缝,后来逐渐扩展到形容其他物体的微小间隙。
在**传统文化中,巇隙有时被用来比喻人际关系中的微妙矛盾或社会结构中的不稳定性。例如,在政治或社会评论中,巇隙可能指代制度或关系中的潜在问题。
巇隙这个词给人一种微妙而深刻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不易察觉却又真实存在的缺陷或问题。在情感上,它可能引发一种对完美与不完美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巇隙的概念可以用来提醒我们注意细节,无论是修复家中的小裂缝,还是反思人际关系中的微妙变化。
在诗歌中,巇隙可以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或人生的不完美:
岁月如巇隙,悄然流逝无痕迹, 人生多巇隙,点滴积累成沧桑。
巇隙可能让人联想到老房子的裂缝,风吹过时的细微声响,或者是阳光透过树叶缝隙的斑驳光影。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rack”或“crevice”,它们也有类似的含义,但在文化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巇隙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它提供了一个深刻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世界中的微妙和不完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要关注细节,并从中找到更深层次的意义。
1.
【巇】
险恶;险峻。
【引证】
《楚辞·九辩》-何险巇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历艰难险巇。(险巇,险阻崎岖,形容山路危险。)
【组词】
巇峻、 巇崎、 巇绝
隙间。
【引证】
《法言》-贤者司礼,小人司巇。
2.
【隙】
(会意。从阜(fù)亦声。阜,土山,与土有关。本义:墙上开裂的裂缝)。
同本义。也泛指孔穴、空隙。
【引证】
《说文》-隙,壁际孔也。 、 《广雅》-隙,裂也。 、 《左传》-墙之隙坏,谁之咎也。 、 《礼记·三年问》-若驷之过隙。 、 《国语·周语下》-二间夹钟出四隙之细也。 、 唐·孟棨《本事诗》-柳每以暇日隙壁窥韩(韩翃)所居,即萧然葭艾,闻客至,必名人。 、 《商君书·修权》-谚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组词】
裂隙;罅隙;隙穴、 隙地、 隙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