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0:08
感涕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因感动或悲伤而流泪。它通常用来描述人们在经历强烈的情感波动时,如感动、悲伤、感激等情况下流下的泪水。
在文学作品中,感涕 常用于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情感的表达力。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感动得流泪”或“悲伤得流泪”等表达方式。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批评中,感涕 可能被用来分析人物的情感反应或作品的情感深度。
同义词:泪流满面、潸然泪下、泪如雨下 反义词:无动于衷、漠不关心、冷眼旁观
感涕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感”(感觉、情感)和“涕”(眼泪)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涕”一词即指眼泪,因此“感涕”直接表达了因情感而流泪的意思。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特定的文学或情感表达场合仍被保留。
在文化中,流泪往往被视为情感真挚的体现,无论是喜悦还是悲伤。感涕** 这个词在描述这种情感表达时,强调了情感的深度和真实性。在社会交往中,适当的情感表达被认为是人际关系和谐的一部分。
感涕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共鸣。它让我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在困难时刻的支持和理解。这种情感的表达是人类共有的,能够跨越文化和语言的界限。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听到一位朋友分享她克服困难的故事,我感涕地拥抱了她,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感涕 这个词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感涕:
在月光下,她的故事如泉水流淌,
我感涕,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温柔。
感涕 这个词让我联想到柔和的灯光下,人们围坐在一起分享故事的场景。视觉上,可能是温暖的色调和柔和的光线;听觉上,可能是轻柔的音乐和温柔的对话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moved to tears" 或 "tears of gratitud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情感的本质是相通的。
感涕 这个词虽然不常在日常口语中使用,但在文学和情感表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描述了流泪的行为,更深层次地表达了情感的深度和真实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情感表达,使我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富有情感。
1.
【感】
假借为“撼”。摇动。
【引证】
枚乘《七发》-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组词】
感突、 无感、 感帨、 感移、 感动
假借为“憾”。怨恨。
【引证】
《左传·昭公十一年》。注:“楚常恨其不服顺。”-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 、 《汉书·张安世传》-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
【组词】
释感、 怀感、 感恨、 感恚
2.
【涕】
(形声。从水,弟声。先秦时期,“涕”指眼泪,后来出现了“泪”,两字就同义并用了。本义:眼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泣也二字当作目液也三字。转写之误也。毛传皆云:“自目出曰涕。”-涕,泣也。 、 《列子·汤问》-悲愁垂涕。 、 司马相如《长门赋》-涕流离而从横。 、 《诗·小雅·小明》-涕零如雨。 、 《楚辞·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零。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汪然出涕。 、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涕泪满衣裳。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德威流涕。
【组词】
涕泗、 痛哭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