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7:08
撰定(zhuàn dì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撰写并确定,即通过书写或记录的方式来确定某事的内容或形式。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指的是正式地编写或制定某份文件、规章、计划等,并使其具有正式的效力或认可。
“撰定”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撰”意为撰写,“定”意为确定。在古代,这个词常用于官方文件的编写和确定,如律令、诏书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但仍保持其正式和权威的含义。
在**传统文化中,“撰定”常与官方文书和法律文件相关联,体现了权威和正式性。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仍然与制定政策、法规等正式行为紧密相关,反映了社会秩序和规范的建立。
“撰定”这个词给人一种严肃、正式的感觉,常与权威、责任和规范联系在一起。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政府文件、法律条文等,带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不可更改性。
在个人生活中,“撰定”可能用于描述制定个人计划或目标的过程,如撰定学*计划、职业规划等。
在诗歌中,可以将“撰定”用于描述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确定:
岁月如梭,撰定历史的篇章, 每一笔,都是时代的印记。
在英语中,与“撰定”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draft”或“formulate”,但这些词汇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
“撰定”是一个具有正式和权威含义的词汇,常用于描述制定正式文件或计划的过程。它在法律、教育、行政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体现了社会规范和秩序的建立。在个人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撰定”有助于提升语言的正式性和权威性。
1.
【撰】
(形声。从手,巽(xùn)声。本义:写作,纂集成整体)。
同本义。
【引证】
杜甫《洗兵马》-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撰长书以为贽。
【组词】
撰文、 撰次、 撰刻、 撰修、 撰碑
2.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