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4:37
撰作: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撰”意味着编写、创作,“作”通常指作品或创作行为。因此,“撰作”字面意思是指创作或编写作品的行为。
在文学领域,“撰作”常用于描述作家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如小说、诗歌、剧本等。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写作”或“创作”。在专业领域,如学术论文的撰写,也可以使用“撰作”来强调其专业性和正式性。
同义词:写作、创作、编写 反义词:阅读、欣赏、批评(这些词与“撰作”相对,因为它们涉及的是接受而非创作)
“撰”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编写、撰述的含义,而“作”字则有制作、创作的意思。两者结合,形成了“撰作”这一词汇,其含义在历史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
在**文化中,“撰作”常与文人墨客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强调了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随着自媒体和网络文学的兴起,“撰作”也逐渐与个人表达和创意产业相关联。
“撰作”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专注和创造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一个人在静谧的环境中,沉浸于文字和思想的海洋,创造出独特的作品。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过一个写作小组,我们定期聚在一起分享和讨论各自的撰作成果,这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撰作”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一种社交和文化交流的方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撰作”:
月光下,笔尖轻舞,
撰作着夜的诗篇。
字字珠玑,句句深情,
在纸上绘出梦的轮廓。
想象一个安静的书房,一盏柔和的台灯,一支笔在纸上沙沙作响,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都能很好地与“撰作”这一词汇联系起来。
在英语中,“撰作”可以对应为“writing”或“composition”,但这些词汇在英语中可能没有“撰作”在中文中那么强调创作的过程和专业性。
通过对“撰作”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涉及创作行为,还承载了文化传承和个人表达的重要价值。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运用和理解这类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
1.
【撰】
(形声。从手,巽(xùn)声。本义:写作,纂集成整体)。
同本义。
【引证】
杜甫《洗兵马》-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撰长书以为贽。
【组词】
撰文、 撰次、 撰刻、 撰修、 撰碑
2.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