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5:38
“旦夕之费”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日常的开销或短期的花费。它强调的是费用的频繁性和日常性,通常指的是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小额支出。
在文学作品中,“旦夕之费”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或家庭的经济状况,特别是在描述节俭或贫困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家庭理财中,它可能用来讨论日常预算和开支管理。
“旦夕之费”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旦夕”指的是一天的时间,引申为日常。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常用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小额支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节俭是一种美德,因此“旦夕之费”常常与节俭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随着消费观念的变化,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被用来提醒人们注意日常开支的积累效应。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节俭、精打细算的生活态度,也可能带来一种经济压力的感受。它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节约,避免不必要的开支。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需要管理自己的旦夕之费,比如购买日常用品、支付交通费用等。通过合理规划,我能够确保这些小额支出不会对我的财务状况造成负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微露,旦夕之费,点滴积累,生活之美。”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家庭在超市购物的场景,强调日常开销的细节。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轻快的旋律,代表日常生活的节奏和费用的频繁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aily expenses”或“day-to-day costs”,强调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额支出。
“旦夕之费”这个词汇虽然简单,但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节约和合理规划开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1.
【旦】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本义:天亮,破晓,夜刚尽日初出时)。
同本义。
【引证】
《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 《世说新语·贤媛》-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 《左传·成公十六年》-旦而战,见星未已。 、 清·方苞《狱中杂记》-号呼达旦。 、 《乐府诗集·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组词】
旦日、 旦明
2.
【夕】
(指事。从月半见。本义:黄昏,傍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夕,莫也。 、 《诗·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 、 《周礼·大司徒》。司农注:“谓日跌景乃中立表之处,大东近日也。”-日东则景夕多风。 、 《书·洪范·五行》注-初昏为夕。 、 《周礼·地官·司市》-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宋·陆游《置酒梅花下作短歌》-瘦影写微月,疏枝横夕烟。 、 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组词】
夕晖、 朝发夕至;夕霭、 夕市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费】
(形声。从贝,弗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花费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费,散财用也。 、 《广雅》-费,耗也。 、 《吕氏春秋·安死》。注:“财也。”-非爱其费也。 、 《论语·尧曰》-君子惠而不费。 、 《商君书·垦令》-上不费粟,民不慢农。
【组词】
费耗、 费钞、 费钞费贯、 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