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5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51:47
词汇“危败”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危”和“败”。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危败”字面意思是指处于危险之中,面临失败或崩溃的状态。它通常用来描述一种不稳定的、可能导向灾难性的结果的情况。
“危”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危险、不稳定的含义,而“败”字则指失败、破坏。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强调了危险和失败的结合。
在**文化中,“危败”常常与“危机意识”联系在一起,强调在困难面前保持警惕和应对能力。
“危败”这个词给人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即将到来的灾难或失败,可能会引起人们的焦虑和担忧。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个项目或计划进展不顺,可能会用“危败”来形容当前的困境,提醒自己需要采取措施来扭转局面。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危败”来增强描述的紧张氛围,如:“夜幕降临,星辰黯淡,危败之影悄然蔓延。”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t the brink of collapse”或“on the verge of failure”,它们传达了类似的危险和失败的意味。
“危败”这个词在描述不稳定和潜在失败的情况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常见,也在专业领域中有着特定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状态,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1.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
2.
【败】
(会意。从贝,从攴。攴(pū),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敲击的意思,汉字部首之一。在现代汉字中,“攴”大多写成“攵”,只有极少数字保留着“攴”的写法。从“攴”的字多与打、敲、击等手的动作有关。败,甲骨文左边是“鼎”字(小篆简作“贝”),右边是“攴”,表示以手持棍击鼎。本义:毁坏,搞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败,毁也。 、 《诗·大雅·民劳》-无俾正败。 、 《淮南子·说林》-若唇之与击,空柔相摩而不致败。 、 《吕氏春秋·尊师》-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 、 《韩非子》-法败则国乱。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败家丧身。